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I.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I. Show all posts

20/09/2024

正念冥想、人工智能、自我覺知和心理健康

正念冥想、人工智能、自我覺知和心理健康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憂鬱症中心身心介面研究中心主持人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通過正念培養個人覺知 (awareness) 對於面對科技和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至關重要,最終促進個人心理健康,並打造一個更有共情共感compassionate和覺知conscious的社會!


Yuval Noah Harari 與正念減壓 (MBSR) 開發者和創辦人 Jon Kabat-Zinn,針對「正念冥想、人工智能、自我覺知和心理健康」等主題,展開深刻的論壇對話 (2024年9月12日在紐約市)

論壇深入探討了冥想對個人覺知的深遠影響,以及在科技時代對社會的更廣泛影響。Jon Kabat-Zinn強調冥想作為一種超越習慣性思維模式的手段,突出人類覺知作為一種未被充分重視的超能力。Yuval Noah Harari討論了持續的科技刺激所帶來的挑戰,指出「總是意圖指出重要的事情」,往往阻礙了「真正重要見解的浮現」 (attempts to always say something significant often prevent truly important insights from emerging)。

論壇也探討了為最大化用戶參與度而設計的人工智能算法,如何利用人類的仇恨和恐懼等情緒,來吸引最多的注意力。這些算法與人類需要休息和反思不同,始終在運行,導致了科技過程與人類有機需求之間的脫節。Harari提出了人工智能是「Alien Intelligence」的概念,與人類意識根本不同。

一個關鍵主題是將苦痛理解為心靈對現實和當下的拒絕和對抗。這一思想從個人的經歷延伸到集體現象,如戰爭,整個群體希望他人的不存在。兩位大師也強調了沉默和無聊作為通往深刻理解的門徑的重要性,與現代社會所要求的持續參與形成對比。討論還涉及了導致心理健康惡化的社會壓力,特別是對被期望要時時刻刻都活躍和回應,例如政治家和青少年。同時,社會的構成需由共享的故事 (敘事) 維繫,這使得群體想要超越「故事 (政治、黨派、民族、宗教)」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大師們建議正念和自我覺知在解決全球挑戰(包括人工智能的倫理使用和環境危機)中可以發揮關鍵作用。

總之,論壇強調了在科技進步與培養人類覺知之間取得平衡的迫切需要,並提出個人正念實踐可能對社會福祉和人類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10 個關鍵要點和見解:

1. Meditation as a Tool for Awareness 冥想作為提升覺知的工具: 冥想幫助個人超越習慣性的思維模式,將想法視為短暫的現象,而非個人的擁有物。

2. The Superpower of Human Awareness 人類覺知的超能力: 超越思維,人類的覺知是一種深刻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未被充分重視。

3.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Attention 科技對注意力的影響: 來自科技,特別是社交媒體的不斷刺激,阻礙了深度思考。

4. Algorithms Exploiting Human Psychology 演算法不當利用人類心理人工智能算法通過觸發仇恨、恐懼和貪婪等情緒來最大化用戶參與度,往往導致負面的社會影響

5. Alien Intelligence of AI 人工智能的異型智慧:人工智能的運作方式與有機生物不同;它不需要休息,缺乏人類意識的周期性,帶來獨特的挑戰。

6. Suffering as Rejection of Reality 苦痛是來自對於現實的對抗苦痛常源於心靈對當下的對抗,這一概念從個人疼痛延伸到大規模的衝突

7. Importance of Silence and Boredom 沉默和無聊的重要性: 沉默甚至無聊的時刻對於深度思考和獲得深刻的真理至關重要。

8. The Illusion of Constant Engagement 持續參與的錯覺: 社會壓力迫使個人,包括政治家和青少年,必須時時刻刻「在線上」,這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9. The Role of Stories in Society 故事在社會中的角色:雖然個體的自由和解脫必須超越故事,但社會的構成需由共享的故事 (敘事) 維繫,這使得群體想要超越「故事 (政治、黨派、民族、宗教)」具有極大的挑戰性

10. Potential of Mindfulness in Addressing Global Challenges 正念在應對全球挑戰中的潛力培養對自身心靈的覺知和理解,可能是應對人工智能倫理和全球變暖等問題的關鍵(以上由GPT產出後編修)



相關資訊:
https://cobolsu.blogspot.com/2023/12/blog-post.html

https://cobolsu.blogspot.com/2021/01/blog-post.html

https://cobolsu.blogspot.com/2022/05/blog-post.html

https://cobolsu.blogspot.com/2022/06/21.html

07/09/2024

FDA通過的第一個GAD數位療法DaylightRx也來了!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緊接著全世界第一個FDA通過的數位療法 "Rejoyn",第二個也來了!
FDA通過第一個GAD處方數位療法 "DaylightRx"!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 Big Health 的 DaylightRx,一種數位處方治療工具,提供認知行為療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來治療 22 歲及以上患者的廣泛性焦慮症(GAD)。DaylightRx 是首款獲得 FDA 批准的廣泛性焦慮症數位治療工具。這種數位療法可由醫師處方,用作為輔助療法。

在一項針對 256 名中度至重度 GAD 症狀參與者的 2-arm parallel-group superiority 的在隨機對照試驗中,數位療法與候補對照組相比,DaylightRx 顯著減輕了焦慮症狀,顯示出顯著效應量(adjusted difference [95% CI]: 3.22 [2.14, 4.31], d = 1.08))。在幾個領域中發現了顯著改善:焦慮、憂鬱症狀、睡眠困難、幸福感以及參與者特定的生活品質,其緩解率超過 70%,並且能顯著降低患者的焦慮情緒,效果可持續長達 6 個月或更久。

DaylightRx 是透過參與者的個人智能手機來進行的。Big Health CEO Yael Berman 在新聞發布中表示:「長期以來,尋求非藥物治療選項的焦慮症患者選擇有限。現在,隨著我們獲得 FDA 批准的治療,我們提供了一種強大的替代方案,通過此次批准,患者現在有一個值得信賴的非藥物選擇」。

DaylightRx 通過教導患者進行九十天、使用CBT技巧來改變慢性焦慮的想法和行為,應用放鬆技術以減少緊張感、刺激控制以降低焦慮頻率、認知重構以打破焦慮思維的惡性循環,以及暴露療法以減少擔憂的強度。DaylightRx 也提供引導式練習,幫助患者將這些技巧融入日常生活。


日前我參加了「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首場會議的報告中,感謝衛福部在賴清德總統施政百日很有效率推出了「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但也指出精神治療的人力和資源永遠不足,特別是考慮醫療資源比較不足的族群,應大力推動「心理健康的數位轉型」,著力於「線上診療」及「數位治療」。「線上診療」在疫情期間有短暫發展,可惜後來就消失了,其實精神醫療以面談為主,身體接觸或檢查檢驗比例低,線上診療減少精神科就醫和污名化的阻力,國外的經驗是缺席和取消率大大下降了,所以比其他專科更合適遠距診療。 

在數位治療部分,台灣健保資源有限,提供的是符合成本效益和社會公平的服務,無法根據臨床需求增加合理成本,來達到更好品質和效果的醫療服務。結果造成台灣精神疾病治療多以藥物為主,加上健保限制用藥成本,導致病人的治療常以最落伍的抗憂鬱劑、併用最便宜的安眠藥和鎮靜劑,以及於憂鬱症病人合併BZD使用的風險是國外2到6倍。事實上,歐美的治療指引一定會強調:治療輕中度焦慮病和憂鬱症時,勿把開藥當作常規,要和病人討論非藥物療法,並推薦多種數位化、線上心理治療的App。


接下來的問題是:「保險公司是否買單?或者是只會在自費市場中發展?」後續的臨床試驗是最重要的!新療法儘管獲得 FDA 批准,也不一定會得到保險給付。在美國要保險買單,需要有高規格臨床試驗先證實效度,但目前即使是Rejoyn以藥廠新藥研發的標準來看,臨床試驗的証據力並不是很充足。未來臨床試驗結果,若能証明這些數位療法能達到初級或次級預防的效果,減低重症或就醫的費用,那這類方便、無害、可近性高的數位療法,或許有機會吸引保險公司的興趣。

台灣有一流的醫療水準、大量臨床個案、完整健保資訊,若結合人工智能,推動精神醫療數位化、以及健康資訊科技產業發展,以提供更完整的精神健康資訊,加速產業創新和技術轉移,促進精神健康醫療的升級和轉型


References 1. US FDA Grants Clearance for DaylightRx. Big Health. News release. September 4, 2024. Accessed September 5, 2024. https://www.bighealth.com/news/us-fda-grants-clearance-for-daylightrx 2. Carl JR, Miller CB, Henry AL, et al. Efficacy of digital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moderate-to-severe symptoms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epress Anxiety. 2020;37(12):1168-1178.


05/04/2024

Rejoyn 終於來了!FDA核准第一個治療重度憂鬱症 (MDD) 的處方數位療法

Rejoyn 終於來了!FDA核准第一個治療重度憂鬱症 (MDD) 的處方數位療法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由Otsuka與Click Therapeutics合作開發的Rejoyn,獲得FDA核准為首個治療重度憂鬱症 (MDD) 的處方數位療法。Rejoyn 為一種為期六週的療程,旨在透過結合經過臨床驗證的認知情緒訓練練習和簡短治療課程,幫助患者改善情緒控制能力。 不同於一般健康應用程式,Rejoyn是經FDA核准的醫療器材,需由醫療專業人員處方使用。


Otsuka and Click Therapeutics Announce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Clearance of Rejoyn™, the First Prescription Digital Therapeutic Authorized for the Adjunctiv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Symptoms.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401758231/en/




歐美治療指引建議常見身心疾病第一線治療是心理介入2023年英國NICE指引強調,治療輕中度憂鬱症不要以「開藥」做為常規,要和病人討論非藥物療法台灣健保資源有限,提供的是符合成本效益和社會公平的服務,無法根據臨床需求增加合理成本,來達到更好品質和效果的醫療服務。結果造成台灣精神疾病治療多以藥物為主,加上健保限制用藥成本,導致病人的治療常以最落伍的抗憂鬱劑、併用最便宜的安眠藥和鎮靜劑,以及於憂鬱症病人合併BZD使用的風險是國外2到6倍


二十一世紀人工智慧時代即將來臨,隨著人工智能進步和科技的創新,精神醫療服務的數位化是不可避免之趨勢,線上診療作為預防或治療輕度精神疾病應成為常規。英國的公醫健保和台灣一樣,即使治療指引強調非藥物治療,但面臨經費成本壓力,所以仍有70%的憂鬱症病人只以用藥為主。為了提高心理治療的普及、改善醫療資源不均的公平性、因應年輕族群最熟悉的求助方式、並減低個案求助專業的阻力,新版英國NICE指引推薦八種數位化、線上心理治療的App,在國民保健署 (NHS) 的治療師的支持下提供,用來治療憂鬱症和焦慮症未來的「情緒辨識科技、精神病理數位表徵、睡眠和腦部活動等資料常模建立」、「系統性、連續性、即時性、動態性數據型態」…,將把心靈健康的促進提升到不同的境界台灣有一流的醫療水準、大量臨床個案、完整健保資訊,若結合人工智能,推動精神醫療線上診斷和治療、以及健康資訊科技產業發展,以提供更完整的精神健康資訊,加速產業創新和技術轉移,促進精神健康醫療的升級和轉型。


Rejoyn的上世代表重度憂鬱症治療邁入新紀元。Rejoyn的核准是基於一項名為Mirai的大型臨床試驗數據。該試驗為期 13 週,多中心、遠距、雙盲、隨機對照試驗,納入 386 名正在服用抗憂鬱藥物治療憂鬱症的成年患者 (22-64 歲)。 試驗中,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 Rejoyn 或安慰劑應用程式。 接受Rejoyn 治療的患者在憂鬱症狀嚴重程度方面在多個臨床評估量表上均觀察到優於對照組症狀改善的一致性。 在完成六週的療程後一個月,Rejoyn治療組的患者仍持續展現改善。試驗期間未觀察到任何與 Rejoyn 相關的副作用。


FDA approves first prescription-only digital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傳統的重度憂鬱症治療通常著重於改善腦內神經化學失衡,例如使用抗憂鬱藥物。 然而,近年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的大腦中負責情緒辨識、處理以及認知功能的區域之間的連結可能會出現異常,導致情緒調節更加困難。 Rejoyn透過設計特定的腦部訓練練習,靶向受憂鬱症影響的神經網絡,利用大腦本身俱有的可塑性來改變這些連接,從而達到減輕症狀的效果。


The six-weke program may stimulate the areas of the brain thought to be responsible for anti-depressant effects. 





31/03/2023

心靈滿足的快樂台灣:結合人工智能和科技創新的精神健康

心靈滿足的快樂台灣:結合人工智能和科技創新的精神健康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憂鬱症中心身心介面研究中心主持人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台灣常見身心疾患在二十年內增為兩倍,期間自殺率、失業率、離婚率皆平行升高,應全面性思考強調物質指標成長而犧牲精神健康的嚴肅議題。而全世界心理健康的危機,近來來也可以從各國日漸嚴重的青少年自殺和精神疾病問題中看出端倪。

自殺是年輕人死亡之主因,兒少精神疾病盛行率約為三成,病程長,影響學習而自我厭惡,衍生衝動成癮、嚴重精神疾病、犯罪、甚至走向自我毀滅。兒童精神醫療之健保給付不合理,造成專科醫師不足、也無法提供兒少嚴重精神病人具「尊重自主、隱私安全」的急重症照顧。政府應專案留任專職急重症之兒少精神專科醫師,訓練大量社區或線上守門者,永續發展提供心理精神急重症及康復性之延續照護。最後,要推動去污名化的社會運動,並從教育面推動「國小及國中課綱之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及精神心理疾病教育單元」

健保近三十年來大幅改善台灣人民精神疾病的照護,但偏重健保給付之衛生政策,反而造成身心疾病預防保健的忽視和資源不足,這也是值得重視的一大隱憂。隨著醫學的進步,我們已經知道壓力相關的憂鬱、焦慮、記憶、情緒等心理疾患,都是大腦健康的警訊,而當人類在未來二十年可以利用再生醫學和精確醫學達到長壽的目標時,醫學就只剩下大腦保健的難題

二十一世紀人工智慧時代即將來臨,隨著人工智能進步和科技的創新,精神醫療服務的數位化是不可避免之趨勢,人工智能的診斷治療作為預防或治療輕度精神疾病應成為常規「情緒辨識科技、精神病理數位表徵、睡眠和腦部活動等資料常模建立」、「系統性、連續性、即時性、動態性數據型態」…,將把心靈健康的促進提升到不同的境界。台灣有一流的醫療水準、大量臨床個案、完整健保資訊,若結合人工智能,推動精神醫療線上診斷和治療、以及健康資訊科技產業發展,以提供更完整的精神健康資訊,加速產業創新和技術轉移,促進精神健康醫療的升級和轉型。


以結合人工智能和科技創新,改革二十一世紀的精神健康和醫療,以心靈滿足的快樂台灣為目標的十年策略如下:

1. 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

  • 美國主流的兒科醫學會在曾在(2021年10月聯合宣告: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在政府和民間引發全國性的討論,也建立了全國兒科全面「篩檢兒童及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常規。
  • 以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求助的需求為中心,推動精神醫療和心理諮商之線上模式,結合健康產業以建立永續經營模式:因為青少年對線上互動及科技的接受度高,很符合兒童青少年求助的需求,也可以減少精神科就醫的阻力。
  • 設置兒少年精神醫學中心,專案保障專職兒少精神專科醫師留任條件,發展兒童青少年為中心的整合性治療,減少精神科就醫的阻力,提供心理精神急重症服務永續發展。

2. 推廣精神健康教育和心理學知識:

3.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開展多元化的治療和康復方案:

  • 建立跨部門的合作機制,強化早期介入和預防措施,以減少精神疾患發生率和病程的嚴重性,強化社會安全,並且提供預防性的全人心靈照護的平台。
  • 台灣健保資源有限,提供的是符合成本效益和社會公平的服務,而非無限制地增加成本去達到最大效果的醫療服務。然而醫學和科技持續進步,有一部分具有醫學知識的民眾會較高的期待,希望能有健保沒有支付、但有實証和專科醫學會所支持的醫療或保健,以提高疾病治療或事先預防的效果。政府一方面要站在社會公平的立場,另一方面也要適度傾聽病人合理的期待。因此產學合作發展永續模式相當重要。
  • 歐美治療指引建議常見身心疾病第一線治療是心理介入;但台灣精神疾病治療多以藥物為主,而且是用最便宜、落伍的安眠藥和鎮靜劑,台灣合併BZD的風險是國外2到6倍;政府和醫學會合作,推動包括非藥物之實証治療營養治療生活型態介入、藝術治療、動物治療、運動治療等,以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品質。
  • 最後要建立「賦能全民」的心理健康意識!「事業成功家庭美滿,為什麼卻不快樂?」、「為什麼不能控制我的行為(成癮、手機、煙酒、安眠藥)」、「壓力比山大、總是被情緒所支配、內心防衛無法表達真實的情感」、「注重養身保健卻還是失眠疲憊」…。為了促進民眾「心理韌性、精神健康」為目標,衛福部可以和醫學會合作,一方面評鑑醫院是否有以實証嚴謹方式推動非健保給付的全人整合療法,防止醫療院所以盈利為目的而有過度行銷之虞。

4. 結合人工智能,推動精神醫療線上診斷和治療、以及健康資訊科技產業發展:

  • 2023年英國NICE指引強調,治療輕中度憂鬱症不要以「開藥」做為常規,要和病人討論非藥物療法。推薦六種數位化、線上心理治療的App。
  • 精神醫療服務的數位化是不可避免之趨勢,線上診療作為預防或治療輕度精神疾病應成為常規。台灣有一流的醫療水準、大量臨床個案、完整健保資訊,若結合人工智能,推動精神醫療線上診斷和治療、以及健康資訊科技產業發展,以提供更完整的精神健康資訊,加速產業創新和技術轉移,促進精神健康醫療的升級和轉型。
  • 哈佛大學憂鬱症中心Mischoulon主任表示,在疫情穩定過後,仍有一半以上(疫情期間90%)的精神科診療維持線上 (或稱為遠距、虛擬) ,精神醫療以面談為主,身體接觸或檢查檢驗比例低,線上診療減少精神科就醫的阻力 (污名化),所以比其他專科更合適遠距診療。Mischoulon主任也發現,遠距看診病人缺席和取消率大大下降了(減少駕駛、停車、費時的不便);相對於本人到院以口罩掩蓋面部,視訊可以評估到表情和情緒則更精準;更有助青少年或就業高壓人口就醫。
  • 推動精神醫療和心理諮商之線上治療模式,政府可以結合心理治療相關的學會或非政府機構,建立健康產業永續模式(例如針對憂鬱、焦慮、失眠、壓力障礙、身心疾患的線上治療平台或App),可以整合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以澳州和香港模式為例)。特別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為例,一方面是年輕族群最熟悉的求助方式,更能減少個案到精神科就醫的阻力。
  • 發展情緒辨識科技、建立精神病理數位表徵和腦部活動常模、建立系統性、連續性、即時性、動態性的數據收集和分析系統,以提供更完整的精神健康資訊,加速產業創新和技術轉移,促進精神健康醫療的升級和轉型
  • 強化社會安全網的功能;減少城鄉差距,提高病患方便度和醫療效率,並提供符合成本效益和社會公平的精神醫療服務。






在台灣,青少年是憂鬱症的好發族群,每15人幾乎就有1人受憂鬱症所苦,對個人、家庭、學校同儕都是極大的傷害。青少年自殺是第二大死因。而當青少年有自殺念頭時,只有十分之一會告訴父母親。

青少年心理健康求助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常識:
我們需要一個全民抗憂鬱運動:

線上精神診療和心理介入作為治療輕度精神疾病的第一線常規建議

哈佛大學憂鬱症中心Mischoulon主任提出,在疫情穩定過後,已有一半以上(疫情期間90%)的精神科診療已經改為線上 (或稱為遠距、虛擬) ,精神醫療以面談為主,身體接觸或檢查檢驗比例低,線上診療減少精神科就醫的阻力 (污名化),所以比其他專科更合適遠距診療。Mischoulon主任也發現,遠距看診病人缺席和取消率大大下降了(減少駕駛、停車、費時的不便);相對於本人到院以口罩掩蓋面部,視訊可以評估到表情和情緒則更精準;更有助青少年或就業高壓人口就醫。https://cobolsu.blogspot.com/2021/06/blog-post.html 

「醫師一直叫我吃藥」、「我換了六種藥都不會好」

2009年NICE指引中已經提出,輕度憂鬱症的第一線治療是心理介入而非藥物治療,但台灣90%的憂鬱症病人就醫時以用藥為主。NICE新版2022年換一個說法,第一個重點就是強調輕症病人 (less severe) 不要以「開藥」做為常規。在德國,有接近半數的身心科住院病人不用藥物治療。台灣健保資源有限,提供的是符合成本效益和社會公平的服務,而非增加成本去達到最大效果的醫療服務,健保給付的心理治療等待排程遙遙無期、自費非藥物的實証治療可近性低。

NICE最新的憂鬱症指引:https://cobolsu.blogspot.com/2022/07/nice.html 

促進民眾「心理韌性、精神健康」為目標

「事業成功家庭美滿,為什麼卻不快樂?」現代人「壓力比山大,情緒失控、不健康行為、內心防衛無法表達真實的情感」、「如此注重養身保健,為什麼還是失眠疲憊」…。2019年10月31日前惠普董座黃河明因憂鬱症病痛傳奇一生就此殞落。知名主廚作家及電視節目主持人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以及美國時裝設計師及設計品牌創辦人凱特·絲蓓(Kate Spade)、以及被視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熱門人選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教授,也都是因為長年罹患憂鬱症,不幸在人生最高峰結束自己的生命。

國際知名期刊Lancet報告指出,台灣常見身心疾患在二十年內盛行率增為兩倍,期間自殺率、失業率、離婚率皆平行升高,來自台灣的研究和經驗,應該帶給全世界更「全面性、整體性」的思考:「追求社會進步和經濟成長,而犧牲精神健康的議題」。預防重於治療,沒有心靈健康就沒有健康。推廣社區心理健康中心,強化身心保健諮詢、大腦保健諮詢、身心疾病諮詢、復原力及壓力管理諮詢之功能。https://cobolsu.blogspot.com/2021/05/20215270.html 

複雜性症病的謎題需要大數據來破解 

Thomas Insel 辭去任職13年的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院長,加入Google的Alphabet,當時他認為,「未來我們說到健康的相關產業,討論的不再是禮來或輝瑞(藥廠),而是蘋果Apple和谷歌IBM(資訊業)」(In the future, when we think of the private sector and health research, we may be thinking of Apple and IBM more than Lilly and Pfizer)。隨著日新月異的穿載式配備的普及,加上,「系統性」、「連續性」、「大量性」的受試者生物指誌得以被收集,這種前所未有的「即時性」、「動態性」的數據分析,更提供了醫學上事先診斷和預防的可能性。

台灣有一流的醫療水準、大量的臨床個案、和完整的健保資訊,結合AI還需要的是:
1. 台灣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臨床轉譯團隊,有能力收集「精準控制條件(有嚴謹研究設計概念)之下的前瞻性臨床大數據」。
2. 符合國際標準和共識的大規模、高品質的臨床試驗。
3. 主持人親自投入實驗,願意積極投入跨領域合作。


相關新聞報導:

賴清德健康台灣論壇 彰基場探討從生活落實健康意識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3300186.aspx

專業發聲傾聽基層 2024健康台灣論壇—彰基場會前記者會

https://youtu.be/OZRdJRZd-ns?si=qrps-WgjTiww_gXa&t=643

健康台灣中區論壇 醫籲重視兒少心理健康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3300153.aspx

「健康台灣」論壇彰基登場 為人民整體健康提出未來政策建言

https://www.thehubnews.net/archives/367707

青少年心理健康亮紅燈 醫師籲「賴總統」設「守門人」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867265

「健康台灣」論壇彰基登場 醫界跨世代、跨領域推動

https://enn.tw/506624/


賴清德盼增加心理健康支持 醫師蘇冠賓肯定:讓孩子有空間喘息

賴清德「健康台灣」論壇巡迴中 醫界讚2政策「立竿見影」


14/05/2019

AI人工智慧的創新與防弊

AI 人工智慧的創新與防弊

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無論是日常的購物習慣,還是在社群媒體發表過的言論,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中國將全面推行「社會信用系統」,這套AI科技為基礎的演算法決策(Algorithmic-decision)監控系統,可以將老百姓的一言一行全都將轉換成分數,在試用階段已經禁止多達兩千三百萬人次購買旅行票券,不被允許自由旅行。

記得中學科學實驗組裝收音機、電動馬達、甚至Apple II電腦,我們很清楚這些設備的原理和運作,有興趣的學生也都能寫上幾則程式語言,來執行特定的功能;然而現在電腦和應用程式的複雜性,已經遠遠超過常人可以理解的範圍了,在演算法的黑盒子裡面,隨著程式更新一代代演化下去,最後「社會偏見、人權違害、甚至人類健康」的運算過程會變成「隱形」、沒有人可以理解、等到令人擔憂的結果出現了,甚至沒有人需要負責任。

世界最頂尖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在最新出刊(2019年5月)的一篇文章中,哈佛大學的法學教授Yochai Benkler 就提出目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為AI)發展的相關隱憂。他提到,科技公司(例如Google、Apple、YouTube…等)在AI的研發和創新上,佔有舉足輕重、甚至有淩駕所有政府和非營利企業的趨勢。企業在主導未來AI的發展方向時,不可避免地會用自己已經掌握的數據和影響(權)力,以對自己有利的方式,來評估或制定「自己企業的系統如何對社會和道德衝擊」,然後寫成程式演算的原則。在可見的未來,演算法決策系統(Algorithmic-decision systems)將觸及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醫療和保險;金融和運輸;國防、治安、新聞、政治和廣告…等等。這一切的演算,如果一開始都是以某企業或特定團體的利益而設計時,演算法必然偏離公共利益 。由於演算法是針對現有數據所進行的機器訓練,因此除非人們有意識地設計防弊措施,否則未來系統有可能會讓「不公正永久化」。

然而,每當涉及管理或防弊,政府部門常常是站在「阻擋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方。例如,為了計程車司機或弱勢勞工的選票,就會阻止Uber或機器化的推動,但可悲的是,政府部門有能力了解並阻擋的科技,都是已經很成熟、穩定、對未來沒有危害的科技。針對AI發展可能對未來人權或公平的危害,政客常常沒有能力理解,更不要說擬定高瞻遠矚的防弊措施。

台灣的科技和教育有很好的基礎,未來在AI的發展上有很好的機會,政府要避免總是站在對立的角色,並引領企業保持在「利己和利他的平衡點」,一定要戒除「凡事用法律和管理」慣性,改為「借重人文、理性、數據和科學」的精神。例如,政府部門應該有意識性地去補助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未來AI科技在各個領域影響的獨立研究,而且這不應該只是科技部、經濟部、衛服部、教育部的工作,更應該是文化部、內政部、外交部、國防部、法務部…等全面部門的工作;此外,未來政府應該要跨企業和部門研議,如何合理堅持企業分享足夠的數據,來防止企業發展AI走火入魔,進而造成不可預測的影響。





參考資料:
1. Yochai Benkler. Don’t let industry write the rules for AI. Nature 2019; 569: 16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1413-1)
2. Yuval Noah Harari. Chapter 3: LIBERTY;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Spiegel & Grau (2018) ISBN 9780525512172.
3. 中國計畫明年將全面推行,以大數據科技為基礎的「社會信用系統」 (https://www.facebook.com/ptsworldnews/videos/317783272252179/)
4. One Month, 500,000 Face Scans: How China Is Using A.I. to Profile a Minority
NYTimes April 4, 2019 (https://www.nytimes.com/2019/04/14/technology/china-surveillance-artificial-intelligence-racial-profiling.html?)
5. San Francisco Bans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https://www.nytimes.com/2019/05/14/us/facial-recognition-ban-san-francisco.html
May 14, 2019)






25/04/2019

從「Uber代替計程車」到「醫師被人工智慧替代」

從「Uber代替計程車」到「醫師被人工智慧替代」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隨著科技的進步,臨床醫師遲早必須因應
病患對醫師有能力操控醫療AI(人工智慧)」的需求,
甚至在不久的將來,部分專科醫師不可避免地會被AI取代。


交通部預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修法,阻斷Uber與租賃業作,網路叫車平台自救會日前號召萬人至總統府前抗議,拉起「沒有人應該輸」的黃毛巾,要求撤回惡法。Uber運用大數據和導航科技的商業模式,推動傳統運輸租賃產業的進步,成為世界推崇「科技推動產業模式改革」的成功案例。


政府和既得利益者不可能永遠拖延科技和社會的進步

有坐過Uber的乘客都知道,「打開APP、輸入目的地、自動獲得旅程所需的時間和費用、事先知道司機的評價和車型、分享行程讓家人好友知道自己的即時位置、下車時不用付現或找零…」。其他還有「沿途共程減碳又減價、尖峰離峰的彈性車資、專為老人嬰兒搭乘的專車、沒有拒載短程或不跳表創新做法,以我個人來說,在國外一定坐Uber,在國內有Uber就坐Uber,沒有Uber就自己開車,能夠享受高品質的科技和服務,就是文明人的福氣。

然而,科技進步不免造成相關產業努力工作的勞工失業,是社會進步過程中最大的遺憾。雖然我不坐計程車,但我支持計程車司機捍衛己的工作權和生存權。然而,政府如何在兼顧弱勢權益和社會科技步之間的取得平衡,才是真正的政治智慧考驗。政府如果完全無能,既得利益者」和「死守落伍法規的官員」(有時兩種身分就是同一個人),也不可能永遠拖延科技的進步!

被機器人淘汰的醫師?

回到醫學教育,隨著科技的進步,臨床醫師遲早必須因應病患對「醫師有能力操控醫療AI(人工智慧)」的需求,甚至在不久的將來,部分醫師不可避免地會被AI取代。不只IBM的「華生癌症治療建議系統 (Watson for Oncology)」,「AI醫生」已在放射診斷、病理診斷、尿病眼病變、骨折、腦中風、三維骨盆重建等越來越多的領域大顯身手,就連公認最不容易被替代的精神醫學,也因為「穿載式科技」研發,促成「系統性連續性的行為資訊之收集」和「即時性動態性大數據的分析」,逐漸克服「預測發病」和「客觀評估精神病理」的困難,再加上「情緒辦識、虛擬實境、以及AI心理諮商」對「憂鬱、自殺、創傷症候群、自閉童社交功能」的新研究,使得AI未來精神醫學的應用上產生無限可能,更會把精神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研究,提高到完全不同的境界

在可見的未來,AI時代剩下三種醫師,第一是被機器人淘汰的醫師(機器人做的比我好,但我有很好的醫學訓練,可以轉行到相關產業);第二是勞工階級的專科醫師(我有能力監督機器人因為我比機器人的好);第三是有能力收集「精準臨床大數據(醫師科學家)」並能夠駕馭機器人的醫師(利用AI如虎添翼的醫師)。近年來台灣推動廉價式健保制度,醫師被「衝刺服務量」激勵,排擠「維持專業價值」的資源和「精進醫術」的動力,變成「只顧、只願、只會」大量地、機械性地提供健保給付的醫療項目,在AI臨的時代,也就會成為第一批被替代的醫師。當醫師被機械人取代的那一天,醫師可能也會走上街頭去捍衛自己的工作權和生存權,只是社會大眾就不會像同情弱勢勞工一樣去同情醫師。

醫學及科技進步一日千里,醫學教育應該要思考「是否能跟上二十一世紀的腳步?」也應致力朝向培育利用科技解決重大醫學難題的一流的醫師科學家

蘋果日報:從「Uber代替小黃」到「AI淘汰醫師」
會員制以登入閱讀。要用手機號碼或信箱帳號擇其一註冊,免費加入會員



25/02/2019

MD/PhD醫學教育的「千里馬計畫」

Cultivating Physician Scientists for Future Medicine

MD/PhD Program Project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醫師科學家訓練之目標
  • 培育菁英學生及一流之醫師科學家,解決重大醫學難題,具有臨床或基礎醫學研究和生技產業之國際影響力。
  • 培育新世代優質醫療人才,解決未來醫療及健康政策面、產學研發面、醫學教育面、醫學人文面的問題和困境。
  • 培育台灣及國際醫學領域之領袖。

醫學院如何推動MD/PhD千里馬菁英培育計畫
  • 整合高中入學、醫、中及牙醫學系
  1. 規劃每年10位(五位高中入學,吸引頂尖學生;五位大四入選,激勵校內菁英學生卓越)
  2. 新生入學前暑假提供啟蒙指導教授和實驗室研究;跨系所Project-based learning Independence Study、進入傑出實驗室參與專題研究、科技部大專生計畫(大二)及參加預研學程(大二~四)
  • 指導教授、生涯導師及頂尖研究機構之訓練:
  1. 根據學生興趣和研究表現,協助媒合指導教授及生涯導師,以師徒制的精神,提供學生獨一無二的適才適性研究訓練
  2. 頂尖研究機構訓練:結合國內外頂尖的研究機構(例如中研院)訓練2~4年;補助海外研實習與修讀雙聯學位(例如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倫敦國王學院)
  • 學位後培育(國內外):
  1. 畢業後持續協助畢業生,留任校內附設之醫療科部及研究單位,或進入「國際一流訓練醫院和研究機構」,進行專科及次專科的臨床訓練(七至十年)及博士後(二至三年)的研究訓練 。
  2. 和訓練醫院科部和機構簽署共同培育領袖人才的合作備忘錄,以確定訓練理念之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