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專題回應
我們需要一個全民抗憂鬱運動
張家銘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
蘇冠賓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感謝聯合報7月14日元氣周報「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製作憂鬱症的就醫專輯,呈現近三年來台灣憂鬱症就醫與花費的現狀。雖然其分析是基於健保就醫資料所以診斷效度是可能問題,但由於是健保署協助最新ICD10編碼全國就醫檔的分析,這是第一次可以知道台灣一年有多少憂鬱症就醫、花費了多少錢,有其重要參考價值。本次報導也再次凸顯目前台灣憂鬱症就醫的許多重要問題,以下我們分四點再次強調與補充。
1. 台灣的憂鬱症就醫仍不足,只有五之一就醫
本次分析發現以107年為例,台灣一年有近四十萬人在健保有憂鬱就醫紀錄,佔全部投保人數2,370萬人的1.7%。台灣之前社區調查顯示只有五分之一的憂鬱症會求助,實際被診治憂鬱症的比例可能更低。
憂鬱症就醫不足的原因很多,包括:(一)、患者沒有表達情緒或心理不適的習慣或經驗,常不覺得自己「憂慮」,反而較常以「非特異性的身體症狀(例如胸悶、疼痛、失眠、疲勞…等)」來表現,特別在東方社會;(二)、憂鬱症患者會掩飾病症維持生活和工作表面正常,使得周遭親友無法察覺;(三)媒體及社會對於精神疾病「污名化及標籤化(stigmatization)」,導致病患對於「討論自身憂鬱情緒」的恐懼;(四)憂鬱症的病理特質常被誤解,有時甚至精神科及心理衛生工作人員也有不正確的觀念及態度。
2. 台灣憂鬱症短期治療提早中斷仍太多
本次分析發現,平均一個全憂鬱症患者,一年會有平均6.8次有憂鬱症就診,但是一年憂鬱看診只看三次或三次以下的佔三成,顯示只接受短期的憂鬱症治療、提早中斷憂鬱症治療的現象仍然普遍。
抗憂鬱劑對於嚴重的憂鬱症是很重要的。但是抗憂鬱劑的副作用(如輕微的噁心或頭暈)常常在起初1-3天就先出現,而情緒改善的效果常常要1-2週後才出現。許多患者因為覺得副作用不舒服、覺得沒有效果,或甚至稍微有進步就覺得可以不用吃藥。如此憂鬱改善的效果不會出來,甚至可能憂鬱復發或增加自殺風險的發生。
台灣在健保制度的限制下,憂鬱症集中在藥物治療和急性控制,效果不足、副作用顯著;傳統住院和門診治療模式之照護範圍極為狹隘,健保給付低,無法提供整合性治療;再加上憂鬱症與嚴重精神病診療未能區隔,造成烙印及歧視、即使鼓起勇氣來就醫、而常常因為就醫經驗不如預期,中斷就醫。
3. 憂鬱症的認識與投資不足
107年憂鬱症的健保花費66.15億,只佔當年健保總額6,853億的0.96%,不到1%。國外研究發現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負擔,其中不到一半是治療憂鬱症的直接花費,5%不到是因憂鬱症而自殺的損失,更多的不直接花費則是來自於因憂鬱症所造成的生產力下降損失。憂鬱症造成的社會損失高於癌症與糖尿病,但重視程度遠遠不足。
世界知名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曾刊登研究論文指出,臺灣常見身心疾患20年內之盛行率增為2倍(從1990年的11.5%到2010年23.8%),期間自殺率、失業率、離婚率皆平行升高。期刊主編語重心長地強調,這項來自台灣的研究,應該帶給全世界更「全面性、整體性」來思考,追求「社會進步和經濟成長」而犧牲「精神健康」的嚴重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投資一元於憂鬱症可以回收四元,這是有價值的投資。我們應該教導民眾如何情緒管理與紓解以預防憂鬱症,一旦罹患憂鬱症應該積極治療、完整治療,可以降低社會經濟負擔,重回個人的生產力與幸福。
4. 我們需要一個全民的抗憂鬱運動
精神疾病對患者及家屬造成巨大的身心傷害,但是接受適當治療的患者僅佔少數。在面對身心疾病眾多錯誤迷思中,最嚴重的莫過於對精神病的「污名化及標籤化(stigmatization)」,當社會上充斥著源於「偏見和恐懼」的排斥,就會把侵犯病患人權視為理所當然。要改變社會大眾的偏見,教育是最基本的做法。台灣社會非常需要全國性的「去污名化」運動!精神醫學除了診斷和治療精神病患之外,更應致力於社會運動,推展精神健康智識給社會大眾。只有不斷進行教育推廣,才能改變神權、君權時代所遺流下來的錯誤認知。
在先進文明的地方,心靈生病不是不光采的事。協助精神病人去除污名化,台灣媒體和名人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國外,Mariah Carey也公開自己罹患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的消息,她提到被診斷的當下,她對自己產生強烈的否認、害怕失去一切、並且感到無比的孤立和無助,「疾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別人發現後,看待自己的異樣眼光所產生的巨大壓力」。Lady Gaga在得到金像獎時坦言自己早年創傷、長期憂鬱症的心理折磨,呼籲大眾重視心理健康。電視電影戲劇願意製作優質的作品、報章媒體願意中立理性報導、社會名人或公眾人物能勇敢地站出來,對於去除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有莫大的幫助。
名人勇敢揭露自己病情和就醫歷程、媒體願意理性報導化解歧視,對於去除精神疾病污名化(Stigma)有很大的幫助,其成效和第一線醫師一樣,可以解救很多病患的生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