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的「整合治療」、「創新療法」及「基礎研究」
蘇冠賓
蘇冠賓教授致力於尋找腦疾病的致病機轉及創新治療,運用重覆性跨顱磁刺激術(rTMS)、針灸(acupuncture)等創新療法,更是Omega-3脂肪酸在憂鬱症研究的國際知名團隊。實驗室運用功能性磁振造影、分子基因生物學、動物實驗及細胞模型研究大腦功能和精神疾病,與國際知名團隊密切合作,每年舉辦國際研討會,更有眾多來自不同領域和國家的資深博士及教授共同指導,提供大學生、研究生及博士後國際一流的研究訓練。
實驗室網頁:https://sites.google.com/site/omega3su/
Fulltext at the ResearchGate: 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Kuan-Pin_Su
Fulltext at the ResearchGate: 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Kuan-Pin_Su
https://youtu.be/rarzZa5lBRQ
202204 MBI-Lab的研究成果中文介紹 (蘇冠賓 Kuan-Pin Su, MD, PhD)
蘇冠賓教授與身心介面實驗室(Mind-Body Interface Laboratory, MBI-Lab)對於憂鬱症病因及治療之研究不遺餘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憂鬱症將成為是本世紀戕害人類健康、造成人類失能最嚴重的疾病,面對全球憂鬱症所帶來的重大負擔,目前以藥物為主的治療模式完全無法達成令人滿意的療效。因此,該團隊最終希望所有的研究結果將來可以運用於憂鬱症的臨床分類、病因及做為預防及治療的參考,並以增進人類的身心健康為最終的目標。
蘇教授與其團隊多年來的努力,不但找到天然營養物質治療憂鬱症「有效且安全的新療法」、進而結合分子生物學及基因遺傳學探究憂鬱症病因、更進一步與國際研究領袖創建「國際營養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utritional Psychiatry Research (ISNPR) 」,擔任副理事長,成為推動營養醫學成為精神醫學主流的重要學者。他們在World Psychiatry(Impact factor IF=73)及Lancet Psychiatry(IF=31)的論文指出,營養在憂鬱症的病因及治療上有重要的關聯性,卻一直被醫學界所忽略;另多篇和國際研究專家合作發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 Biological Psychiatry, Brain Behavior Immunity(IF>10)的論文,更奠定n-3脂肪酸治療憂鬱症的基礎。蘇教授與台灣的神經科學、精神醫學及營養科學的專家,創立台灣營養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TSNPR,期望以整合性的醫療造福身心患者。他同時也是國際脂肪酸研究學會(ISSFAL)的理事,以及期刊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BBI)的副總編輯。
蘇教授與其MBI-Lab同仁在營養與精神醫學的系列論文不僅被歐美憂鬱症治療指引及教科書所引用,也吸引國際上臨床及學術領域的重視,他利用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縮寫為omega-3或n-3 PUFAs,俗稱深海魚油)在治療特殊族群或合併生理疾病之憂鬱症患者,例如慢性C型肝炎、懷孕婦女、幼兒、心臟血管疾病病患、巴金森症患者,其研究結果大大提高對憂鬱症治療的安全性和選擇性。蘇教授是omega-3脂肪酸在憂鬱症治療上的先驅,早期論文在2003年發表後,至今已經被引用近一千次(2023年12月Google Scholar搜尋),該團隊發表世界第一篇綜合分析研究証實omega-3脂肪酸的抗鬱療效,自2007年發表後已被引用超過八百次。懷孕婦女憂鬱疾患的治療一直是臨床上的一大難題,蘇教授因此利用雙盲臨床試驗証實omega-3脂肪酸對於懷孕婦女重鬱症的療效,2008年至今已被引用超過四百次。此外,蘇教授在omega-3脂肪酸對於失智症的治療(2008)和憂鬱症生理缺陷(2010)的先驅研究,也都被引用超過五百次;蘇教授發表近300篇論文,共196篇影響係數超過5分、104篇影響係數超過10分。
根據h-index的統計,蘇教授在omega-3 PUFAs的憂鬱症領域上之研究,排名世界第一名。值得一題的是,根據2006至2010間引用次數前1%的文獻及共同被引用係數,蘇教授亦成為11位台灣頂尖科學家之一,榮獲「湯森路透科學卓越研究獎」,彰顯其為全球醫學研究帶來之重大突破與影響力。
蘇教授除了發現具實用價值的臨床研究的成果,更嘗試利用神經影像研究及動物模式與細胞模型,深入探究憂鬱症及治療上的分子生物學機制。身心介面實驗室進行的研究計畫,包括以「fMRI及PET」來探討omega-3 PUFAs、針灸、及經顱磁刺激之神經迴路作用機轉;以「動物模式」來研究肥胖、疼痛、壓力與憂鬱之共同致病病因及治療機制;以「細胞模型」來研究發炎、過氧化壓力及epigenetics在藥物與非藥物抗憂鬱治療上機制。
蘇冠賓教授在人工智慧(AI)及大型語言模型(LLM)領域的精神醫學應用研究亦具突破性,例如探索GPT等LLM在精神科診斷、教育與研究的應用潛力,他的研究探討ChatGPT和其他LLM在台灣精神科執照考試及臨床診斷題目的表現接近資深精神科醫師。此外,他的論文也分析AI生成摘要的品質與正確性,評估AI模型在科學溝通與研究摘要撰寫中的可靠性與局限性。此外,蘇教授前瞻性地探討了GPT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包括情感識別、心理健康警訊偵測以及全自動化心理治療系統的實現可能性,並強調倫理規範在AI於精神醫學領域應用中的重要性。
蘇冠賓教授在非侵入性腦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NIBS)領域的研究開創了精神疾病治療的新方向。他的團隊首次應用Theta Burst Stimulation (TBS)於抵抗性強迫症及憂鬱症患者,顯著改善症狀,並證實雙側TBS可調節免疫系統相關的生物標誌物,揭示憂鬱症與免疫系統的關聯。此外,蘇教授透過近紅外光譜技術(NIRS)驗證rTMS治療中額葉活動與症狀改善的相關性,並在整合分析中確認NIBS技術在抗藥性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治療中的長期療效。他的研究拓展了NIBS的應用範圍,為精神疾病提供了有效且多元的治療選擇。
蘇教授提出在創新治療及病因學上之獨到見解,使他成功在Molecular Psychiatry及Biological Psychiatry等一流期刊發表系列性憂鬱症治療之生物機轉的研究,讓台灣的精神醫學研究愛到國際學術界的重視。其所獲國際及國內知名研究獎項包括:美國精神分裂症及憂鬱症研究聯盟年輕學者獎(2009)、國科會吳大猷紀念獎(2010)、湯森路透科學卓越研究獎(2011)、美國精神醫學研究學會年輕研究學者獎(2012)、國際脂肪酸研究學會年輕學者獎(兩度獲獎2012及2010)、泛太平洋精神醫學會年輕學者獎(2012)、英國精神藥理學會精神藥理研究獎(2013)、國際脂肪酸研究學會早期生涯成就獎Early Career Award(2016)、中國醫藥大學傑出教授獎(2018 & 2003)、科技部傑出研究獎(2019)、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 (2020-2024)、台灣精神醫學會傑出論文獎(2022)、有庠科技獎生技醫藥講座(2023)、台灣臨床TMS腦刺激學會學術成就獎(2024)。
在教育行政方面,蘇教授曾任中醫大醫學院副院長,推動MD/PhD千里馬菁英培育計畫;認知科學及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主持該所國科會整合型計劃;他也是台灣精神醫學會醫療政策及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台灣精神專科教育醫學會理事,扮演醫學會和醫學教育體系之間對話之橋樑;蘇教授現任安南醫院副院長,成立全國第一個憂鬱症中心。
在國際交流方面,蘇教授與其團隊負責執行多項國際型及跨國合作研究計畫,其中包括美國國家精神分裂症及憂鬱症研究聯盟計畫、國科會台灣與英國頂尖大學合作研究計畫、國科會與英國皇家學院交流合作計畫、與美國John Kane教授完成精神分裂病治療的跨國際性研究、日本國家神經精神中心及富山大學之孕婦憂鬱症預防的臨床試驗、及國科會與波蘭國家研究發展中心交流合作計畫。該團隊持續舉辦國際「身心介面國際研討會」,不僅吸引世界頂尖大學及研究機構之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專家參加交流,提供精神醫學的臨床及研究人員不一樣的視界,更以多元的角度讓國內外專家共同學習討論,成功促進國際性合作交流。未來持續與英國King's College London延續進行超過十年關於憂鬱症及神經免疫學的研究合作(合作對象:Professor Carmine Pariante及其團隊)、美國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進行精神分裂病治療的跨國際性研究(合作對象:John Kane教授)、與日本進行預防憂鬱症及創傷後症候群的跨國際性研究(合作對象:國家癌症中心Yutaka Matsuoka及富山大學Kei Hamazaki教授)、波蘭國家研究發展中心補助與Medical University of Łódź進行憂鬱症分子生物機轉之合作計畫(合作對象:Piotr Gałecki及Anna Walczewska教授)、法國國家研究署與國科會所補助與法國國家農業食品環境研究院合作,進行肥胖症的發炎與共病憂鬱症研究(合作對象:Lucile Capuron教授)、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脂肪酸基礎動物實驗(合作對象:Richard Bazinet教授)。該團隊持續舉辦國際「身心介面國際研討會」,第十四屆於2024年10月19-20日盛大舉辦,不僅吸引世界頂尖大學及研究機構之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專家參加交流,提供精神醫學的臨床及研究人員不一樣的視界,更以多元的角度讓國內外專家共同學習討論,成功促進國際性合作交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