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2024

Clinical Trial Results Presentations: A Basic Guide (For MBI Researchers)

Clinical Trial Results Presentations: A Basic Guide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Key Components for effectively presenting clinical trial results:

  1. CONSORT flow diagram (Figure 1)
  • Shows participant flow through each stage of the trial
  • Includes numbers assessed for eligibility, randomized, allocated to each group, followed up, and analyzed

  1.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table (Table 1)
  • Compares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reatment groups at baseline
  • Helps assess if randomization produced comparable groups

  1. Primary outcome results (Figure 2+)
  • Graph showing change in primary outcome measure over time for each group
  • Often uses 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or mixed models to assess differences



  1. Statistical methods:
  • Chi-square tests for categorical outcomes (e.g. remission rates)
  • T-tests or ANOVA for continuous outcomes at single timepoints
  • Mixed models for longitudinal data with multiple timepoints
  • Intention-to-treat (ITT) analysis to handle missing data
  • Per-protocol analysis as secondary approach
  1. Safety/adverse event data
  2. Secondary outcomes
  3. Subgroup analyses (if pre-specified)
  4. Survival Analysis:
  • Use Kaplan-Meier curves and log-rank tests for time-to-event data
  • Apply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s for multivariate analysis

Key considerations:

  • Use clear figures and tables to illustrate main findings
  • Clearly state primary and secondary outcomes
  • Report effect sizes and confidence intervals, not just p-values
  • Include subgroup analyses if pre-specified
  • Follow CONSORT guidelines for transparent reporting
  • Discuss limitations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results

This framework allows for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of trial design, participant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efficacy and safety outcomes. Let me know if you would like me to elaborate on any part of this overview.

22/06/2024

打開多元宇宙、穿越時空、探索自我和愛的旅程—《人生複本》

Unveiling the Multiverse: A Journey Through Time, Identity, and the Power of Choice in Blake Crouch's "Dark Matter"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好久沒有看到這麼精彩的故事,Apple TV才播到一半,我就急著去找原著小說來直衝結局!


我從小就常常思考時間是第四維度的問題(雖然目前物理學尚未證實這個概念)!理論上,在我們自身的時間維度之外,存在著無數個平行宇宙,不斷發展出無限個宇宙中都有一個我,經歷著截然不同的人生。根據量子理論,那些無限多的可能性(疊加態),一旦被觀測者介入時,就產生了「波函數塌縮」。換句話說,觀察者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所觀測的世界的狀態。



根據神經科學的理論,若能製造出特殊藥物來抑制大腦特定腦區,暫時阻斷觀測者的介入。此外,理論上如果可以創造一個全無噪無干擾的空間,一旦藥效過去,大腦便會在這個空間創造出一個無限多門的長廊之心象。最後,小說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觀測者打開長廊中的門之當下,他們的記憶、身心精神狀態會決定他們進入哪個平行宇宙。


多麼的巧妙的設定啊!作者Blake Crouch的科幻小說《Dark Matter (人生複本)》,利用這樣的設定,融合了神經科學與量子力學的概念,探討了記憶、身份、意識等議題,來探討「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作者從薛丁格貓的思想實驗、光的二元性、大腦前額葉的功能等科學概念出發,探討了愛、遺憾、自我和生命的意義,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思維維度。


最令人驚豔的是小說的結局,出人意料卻又合情合理,在給予讀者深刻思考的同時,也留下了許多開放式的問題,激發讀者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解讀。


Yearning for a story that transcends the screen? Dive into Blake Crouch's "Dark Matter," a sci-fi masterpiece that blends neuroscience and quantum mechanics. Imagine accessing parallel universes by manipulating your brain! The novel explores memory, identity, and the choices that define us. From Schrödinger's cat to the power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 Crouch weaves science with a captivating narrative. The mind-bending conclusion leaves you questioning existence, the multiverse, and the choices that shape our realities.


附記:

  • 物理學家薛丁格設計了一個思想實驗來描繪量子力學的原理。實驗將一隻貓放到密封的箱子裡,箱子內還有放射性元素。元素若是衰退會把貓毒死,若不會衰退貓就不會毒死,此時貓對科學家是生也是死,疊加態就是一種還沒有結果的未知狀態,直到觀測者介入後,才疊加態塌縮。根據量子力學,原子處於疊加態,既衰變又未衰變,直到被觀察為止,薛丁格用這個類比來突顯量子系統的內在不確定性。
  • 在故事中,主角在重建記憶的嘗試(會了回到自己的宇宙)中,受到他自己身心靈狀態,以及記憶偏見和期望(引發情緒)的影響,一直回不到自己的宇宙。這反映了心理學或神經科學中的觀察者偏差,研究人員的預設立場可能會影響他們對實驗結果的解釋。
  • 身份認同是什麼?意識的本質是什麼?平行宇宙是否存在?我們是否可以操縱記憶?
  • 這個小說最不可思議的地方是,它一方面讓量子物理變得浪漫了,另一方面它的核心竟然是一個愛情的故事!






11/05/2024

馴鹿寶貝 (Baby Reindeer) —戲前戲後都精彩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在Netflix影集馴鹿寶貝中被描述成恐怖跟騷狂的「Martha瑪莎」,其原型人物Fiona Harvey自曝身份,指出馴鹿寶貝的內容是「一堆垃圾」,還登上知名主持人Piers Morgan的節目,說出了自己角度的故事。結果外界反應有兩派,有人認為讓她現身說法是「平衡報導」,但似乎更多人認為Fiona Harvey疑似是精神病患,邀她上節目是對她不道德的剝削。



難以界定的精神病理狀態


自編自導自演的理查蓋德Richard Gadd,改編自己在愛丁堡藝穗節Edinburgh Fringe的單人喜劇,故事主人翁唐尼唐恩Donny Dunn就是他20多歲時的親身經歷,幾年間被跟騷狂轟炸4萬多封電子郵件,發了744條推文,並留下長達350小時的語音留言。從Donny的痛苦卻縱容、荒謬卻合理化的矛盾反應,引出長期遭受性侵又隱忍再三被傷害的創傷,以及多年來陷入自我厭惡,並懷疑自己的性取向。面對Martha跟蹤與騷擾,反而感到「被肯定」而形成「病態依賴」,填補了內心創傷的缺口。對應於「男性長官利用權勢關係和利益壓力來阻斷女性被害人向外求助」的傳統案例,「女主角變為自嘲的男性喜劇演員,悲劇則變為黑色驚悚喜劇片」。性侵、以及性侵的隔代創傷、性別認同的迷惘、眾人注目下舞台羞辱的創傷...等,這些看似幽默的創作,卻是血淋淋、極度殘酷的自我剖析,也因此帶給觀眾對於加害和創傷更複雜的情緒層次



「受害者和加害者兩造都是悲劇」


Martha童年記憶唯一的快樂回憶,是在父母爭執的成長環境中,依靠她的馴鹿寶貝 (transitional object) 給她安慰。劇集描繪了Martha難以調節情緒、遺棄恐懼、理想化和貶低、全好全壞等,都是複創傷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標誌。因為Donny被投射成跟小時候的馴鹿一模一樣,才會對他狂戀不已,也因為Donny完全沒有界線,完全不穩定 (性侵創傷受害者),才會變成完全失控的病態依賴。當我們在說去污名化的時候,一般民眾非常難理解「受害者和加害者兩造都是悲劇」。所以當劇末時Donny被酒保請了一杯飲料,赫然發現加害者和受害者完全同步。這是全劇的結尾,對於去污名化而言,這也是圓滿的結局,


跨性別女友泰瑞是一個精彩的角色,是這部影集名副其實的「治療師」。創傷常導致個案在情緒調節、自我認同和人際關係方面存在重大困難,不斷出現splitting, manipulation, testing, acting out, projection 的病理反應。治療者在醫病關係中保持穩定中立和明確界線,對複雜性創傷和邊緣性人格的各種精神病理有一定的療效。



榮格如果活在現代,靈魂會不會有第三個性別(Beyong Anima and Animus)?


Donny戴著不甚成功的Persona (喜劇演員),外表之下潛藏著他的Shadow (潛在的性侵創傷所形成的壓抑孤獨邪惡),在他非典型Individualization的過程中,Martha可能代表著他渴望和解的連結、親密感、自信、勇敢等他情感疏離缺少的部分。但我覺得真正有趣的是劇中的「第三性」,泰瑞代表了設定界限、尋求專業幫助、穩定的存在,為Donny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能夠面對真實的自我並開始漫長的康復(成長)之路。在榮格的時代,性別多元並不被廣為接受,但他如果活在現代,他的人格結構中,靈魂會不會有第三個性別?


自由廣場》韓國醫學界的世紀危機 (2024/03/16 05:30)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韓國醫師罷工、醫學生休學、教授辭職的事件,牽涉到盤根錯節的系統錯誤,並不是「偏鄉沒有醫生、醫生是既得利益者、醫生缺乏救人的熱情」等等風向操作的表像。

我在2016年訪問某韓國醫學大學,當時附設醫院精神部主任告訴我,他們所招募到的都是該大學醫學院前五名的畢業生。令我最訝異的是他們的住院醫師訓練,第一年是真的「住院」的醫師,急性病房會空出一間,讓住院醫師作為值班室兼做辦公室,住院醫師一整年不能出病房,連家長要看孩子都要來病房裡面探訪。現在已經是資深教授的部主任很自豪的告訴我,他們當初都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然而,聘用住院醫師的目的是栽培人才,不應只是當作人力來使用。反觀台灣幾十年前,教學醫院也曾經以年輕的實習和住院醫師作為第一線人力,一直到了近年來醫學教育改革,才真的把學生當作學生!

其次,韓國健保給付低落,醫療訴訟高漲,韓國法院多次判決醫師醫糾入獄;政府多項決策都不利於照顧急重症的醫師,甚至造成「仇醫和敵醫」的風向。多數醫師走向基層,從事自費和醫美,人數大增自然把握醫學會的權力。政府面臨醫療水準低落、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難題,向醫學會求助,但醫學會主要功能變成維持健保點數,也無力左右多數醫學會會員的動向,最後政府竟用最下策,採取增額招募醫學生的手段(從每年三千多位再增加二千位),一時引燃戰火。前天我跟韓國的醫師閒聊,他們對政府有非常多的不滿,認為政治人物為了提高執政支持度,利用這個事件帶動社會仇恨醫師的風向,才造成醫界從底至頂的團結。


韓國目前這場世紀危機,最需要的就是「對話」,政府必需重根檢討整個系統的錯誤,而非利用帶動「仇醫敵醫、醫生要有醫德」的風向來提高執政支持度。此外,韓國遇到的狀況,有一些台灣已經經歷,有一些也將要經歷,值得深思借鏡。這件事件一定會對未來韓國的醫學教育和醫療帶來長遠的創傷,我也很期待並祝福韓國醫療界的朋友們,能夠平安度過這個危機!


延伸參考資料: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635834

1. 韓國醫師罷工延燒3週醫療資源吃緊,近3成醫學生申請休學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00026 

2. 韓國政府硬起來 已向近5000醫發送吊照通知 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40303900184-420201  

3. 台灣醫療世界一流的幻夢 https://cobolsu.blogspot.com/2017/05/blog-post_25.html 

4. 國賠表示國家有錯,基層消防沒有錯,政府和體制有改善的空間  https://cobolsu.blogspot.com/2015/05/blog-post_28.html 

5. https://cobolsu.blogspot.com/2013/06/blog-post.html

6. https://cobolsu.blogspot.com/2013/06/blog-post_11.html

30/04/2024

「健康台灣全國論壇」會後迴響(蘇冠賓)

「健康台灣全國論壇」會後迴響: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準總統賴清德醫師上週六在臺北榮總介壽堂,出席「健康台灣全國論壇」,與會人員包括準行政院長卓榮泰、準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準衛福部長邱泰源、準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健保署長石崇良等新內閣成員。健康台灣論壇總召集人陳志鴻率領各主題的召集人,向總統報告各方的獻策和建言。

這個論壇含金量滿滿,除了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以國家願景最為目標的健康論壇」,更重要的是召集人和總統都揭露了明確重要的政策方向。總召集人陳志鴻教教彙整全台分區論壇發言,做出給政府的10大建言及「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倡議,總統更總結表示,每一年的4月27日舉辦「健康台灣全國論壇」的會議,每年檢視共同努力的成果,他每一季會跟小組召集人見面,邀請相關部會一起參加。賴總統表示,此聯盟有三點意義,第一,是由下而上共同討論結果;第二,公私協力;第三,跨領域且解決問題。



我很榮幸負責心理健康和精神醫療的部分,報告「打造心靈滿足的快樂台灣—結合人工智能和科技創新的精神健康數位轉型」。事實上,台灣常見身心疾患在二十年內增為兩倍,政府應全面性思考強調物質指標成長而犧牲精神健康的嚴肅議題。我的重點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數位轉型。全世界心理健康的危機,可以從各國日漸嚴重的青少年自殺和精神疾病問題中看出端倪。大家都同意健保改善急性照護,但對整合治療及預防保健不足,是未來十年值得重視的隱憂。健康不是靠醫療,更不是靠健保,國家的目標應該是「賦能全民」。因應二十一世紀人工智慧時代來臨,精神醫療服務的數位化轉型勢不可擋,發展心理健康跨領域合作的創新產業,推動健康產業永續模式,也可以把心靈健康的促進提升到不同的境界。



會後有幾位好朋友暗示我,好像沒有借這個機會幫精神科講話;也有人批評我不是社區、兒心或成癮專科,沒有資格代表專科發聲,我很感謝你們真心的回饋,更勝於表裡不一的稱讚。但是,我更相信「自重自律」才能產生專業的「自信」,也許因為沒有包袱,卻可以更清楚看到精神醫療,甚至心理健康「房間裡的大象」。精神科醫師先從病人和全民出發,大聲說出重要基本且可以引起「多數」民眾共鳴的問題,可以讓主事者感受到,在資源競爭並互斥的現實下,我們並不是僅僅為了爭取自己或精神科病人的利益而已。

在短短一個月的全台六場論壇中,我可以感受到新政府的任務並不是僅僅要解決精神科或各醫學專科的問題,反而是希望醫學界的專家能協助政府,提供民眾合理的需求,以及人民對政府合理的期待。在這過程當中,我很感謝台灣精神醫學會前後兩任理事長蔡長哲院長和王仁邦院長、以及心理健康司陳亮妤司長,事先讓我不斷打擾,進行多次討論。我也很抱歉,我們獻策的原始版本提出了多項建議,但是政府目前真正納入具體行動,或許只有課綱SEL的推動。嗚嗚...



不過,我自己倒是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步!關於教育的倡議,目的是將神經科學和精神醫學的觀念,帶到學校的健康教育和未來SEL課綱裡面。大家想一想,如果學校老師充斥著對於精神疾病的錯誤迷失(不相信有精神疾病、反對醫藥治療、不自覺的歧視污名化...),在兒童青少年以及出社會後的長期認知偏見,會造成多麼全面性的負面影響?精神科醫師看病時應該都有很深刻的感觸。如果能夠把科學和醫學,特別是精神醫學的常識,帶到SEL教育當中,這不僅對精神醫學,更對全民心理健康有巨大的意義。

至於守門員的倡議,有一些同行也不認同,擔心心理健康變成諮商,臨床心理和精神醫療會被大大忽視,但我認為精神醫療不應自屏於外,更應透過溝通與合作來凝聚共識,應該朝正確的方向才能避免被邊緣化。心理健康守門員的訓練和認証一定要由臨床專業來主導,因為現行諮商訓練在教育體系的背景之下,很多對精神醫學都有荒謬錯誤的認知,令人十分擔憂。想像一下,如果想要投入心理健康的人充滿熱心,但小時侯缺乏完整正確的SEL健康教育、訓練時又接受到「不相信有精神病、反對藥物治療」的身教和言教,那麼這些「諮商專業人員」被訓練出來,一樣還是沒有醫學和科學的思維。我們要讓政府了解,這些心理健康的問題,要由醫學和科學來主導。「守門員」在這一次的倡議中雖然沒有被政府青睞,納入具體行動的政策,但是我覺得在中短期非常的重要,我應該會把它寫成申請書來投稿「健康台灣深根計劃」,希望有機會來創造一個可以永續經營的模式。

最後關於「心理健康數位轉型」,我的建議是:結合人工智能,推動精神醫療數位化診療,發展健康資訊科技產業。台灣精神疾病治療多以藥物為主,但歐美治療指引建議常見身心疾病第一線治療是心理介入,2023年英國治療指引建議治療輕中度憂鬱症不要以「開藥」做為常規,要和病人討論非藥物療法,為了因應「專業人力不足和城鄉差距」,推薦了六種數位化、線上心理治療的App!精神醫療以面談為主,身體接觸或檢查檢驗比例低,線上診療減少精神科就醫的阻力 (污名化),比其他專科更合適遠距診療!透過遠距看診病人的缺席和取消率都會大大下降,更有助「青少年、就業者、高壓人士」就醫。因此,精神醫療服務的數位化是不可避免之趨勢,線上診療作為預防或治療輕度精神疾病應成為常規。

其實,我覺得政府非常在意的都是很基本淺顯的議題。例如精神醫療服務行為(主流的藥物治療變成唯一的治療)、特定藥品使用的自律(例如安眠藥和鎮定劑的使用狀況)、未獲滿足的臨床需要(例如兒心醫療的提供量和偏鄉心理衛生的不足),這些問題是健保實施三十年累積的沈痾,當然不能推給精神醫學界去負責,但我覺得相關醫學會可以討論這些問題,形成共識並先想好解決方案,一有機會就來幫忙政府解決,提高精神醫學界的高度和影響力,未來就有發言權,來請政府幫我們解決專科的問題。

健康台灣勾勒出全民健康的願景,需要許多建言獻策,醫學會和醫學院大家同心協力,更需要政府跨部會合作,來克服種種障礙。另外有一些目標可能和健保競爭資源,也不一定會和醫學會、醫學院的立場一致,如何推動,也考驗政府和醫學會、醫學院領導人對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