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參加了「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首場會議的報告中,感謝衛福部在賴清德總統施政百日很有效率推出了「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但也指出精神治療的人力和資源永遠不足,特別是考慮醫療資源比較不足的族群,應大力推動「心理健康的數位轉型」,著力於「線上診療」及「數位治療」。「線上診療」在疫情期間有短暫發展,可惜後來就消失了,其實精神醫療以面談為主,身體接觸或檢查檢驗比例低,線上診療減少精神科就醫和污名化的阻力,國外的經驗是缺席和取消率大大下降了,所以比其他專科更合適遠距診療。
在數位治療部分,台灣健保資源有限,提供的是符合成本效益和社會公平的服務,無法根據臨床需求增加合理成本,來達到更好品質和效果的醫療服務。結果造成台灣精神疾病治療多以藥物為主,加上健保限制用藥成本,導致病人的治療常以最落伍的抗憂鬱劑、併用最便宜的安眠藥和鎮靜劑,以及於憂鬱症病人合併BZD使用的風險是國外2到6倍。事實上,歐美的治療指引一定會強調:治療輕中度焦慮病和憂鬱症時,勿把開藥當作常規,要和病人討論非藥物療法,並推薦多種數位化、線上心理治療的App。
接下來的問題是:「保險公司是否買單?或者是只會在自費市場中發展?」後續的臨床試驗是最重要的!新療法儘管獲得 FDA 批准,也不一定會得到保險給付。在美國要保險買單,需要有高規格臨床試驗先證實效度,但目前即使是Rejoyn,以藥廠新藥研發的標準來看,臨床試驗的証據力並不是很充足。未來臨床試驗結果,若能証明這些數位療法能達到初級或次級預防的效果,減低重症或就醫的費用,那這類方便、無害、可近性高的數位療法,或許有機會吸引保險公司的興趣。
台灣有一流的醫療水準、大量臨床個案、完整健保資訊,若結合人工智能,推動精神醫療數位化、以及健康資訊科技產業發展,以提供更完整的精神健康資訊,加速產業創新和技術轉移,促進精神健康醫療的升級和轉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