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游泳,總是比其他運動更讓人舒服?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為什麼游泳,總是比其他運動更讓人舒服?
哈佛醫學專家稱游泳為「完美運動」,並強調其對心情舒緩、抗老與紓壓非常有效。臨床心理學家、復健治療師推薦游泳作為冥想練習方式之一,尤其對高壓、忙碌現代人特別適合。
生理方面:
1. 全身運動:游泳同時鍛鍊上肢、下肢與核心肌群,涵蓋超過90%的肌肉,全面提升力量與耐力。
2. 低衝擊:水中的浮力減少關節壓力,適合各年齡層及有慢性疼痛(如關節炎)的人,降低受傷風險。
3. 心肺功能提升:游泳需要持續協調呼吸與動作,有效提高心肺耐力,研究顯示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達40%。
4. 燃燒卡路里:依速度與風格不同,每小時可燃燒500-700卡路里,幫助控制體重且不損肌膚。
5. 適應性強:無論是競技、休閒或復健,游泳適合不同健身目標,無需昂貴裝備,只需泳池即可開始。
心理方面:
1. 呼吸節奏訓練:游泳需要有意識地調整吸氣與吐氣(通常在轉頭吸氣時吸氣,潛水時吐氣),這與冥想中的深長呼吸(如腹式呼吸)相似,幫助養成規律的呼吸模式,研究顯示可提高肺活量約10-15%。
2. 增強專注力:水中的靜謐環境與專注於泳姿與呼吸,類似冥想中的正念練習,減少外界干擾,提升大腦專注度,據神經科學研究,這可降低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達20%。
3. 水的浮力與釋放壓力: 水的浮力讓人有種失重的感覺,能暫時釋放日常生活中身體所承受的重力與壓力。這不僅能放鬆肌肉,也能讓心理壓力得到緩解。許多人形容,在水中漂浮就像是回到了子宮的原始狀態,一種極致的安全與平靜感。
4. 水流的觸覺反饋: 水流在皮膚上的感覺是一種獨特的觸覺回饋。當你專注於划水、感受水流經過指尖和身體,這是一種強烈的身體覺知訓練,非常類似於瑜伽或太極拳所強調的身體與心智的連結。這種專注能讓你擺脫雜念,達到「心流」(flow state)狀態。
5. 促進放鬆:水的浮力與溫和阻力創造舒緩感,結合有節奏的呼吸,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促進放鬆狀態,類似冥想中的「休息與消化」模式。水的流動聲與身體在水中的律動,有助於大腦進入類似冥想的α波或θ波狀態,不僅平靜情緒,也減少焦慮與壓力。有助於減輕焦慮。
6. 提升氧氣利用效率:游泳時需要有效管理氧氣攝取,這強化了橫膈膜與呼吸肌力量,間接支持冥想中的長時間深呼吸練習,研究顯示可改善血氧飽和度約5%。
7. 身心連結:游泳要求身體與呼吸的協調,類似冥想中的身心合一體驗,幫助參與者更敏銳地感知自身狀態,增強冥想效果。
游泳為冥想呼吸提供自然訓練場域,結合規律性與沉浸感,有效提升呼吸控制與內在平靜,是冥想者的理想輔助活動。正念游泳(Mindful Swimming)已被證實能提升專注力,釋放壓力,使個人在水中找到平衡與內心的平靜。
學習游泳可以改變你的人生的十個方法
https://www.divessi.com/tw/blog/10-ways-learning-to-swim-7193.html
哈佛教授推薦5大最佳運動!
https://www.harpersbazaar.com/tw/beauty/bodyandhealth/g64482659/the-five-best-workouts/
長期游泳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https://www.movewell-fitness.com.tw/blog-detail-275.html
游泳的神奇療癒力量
https://www.whampoa.org.hk/swim-healing-power/
「動態冥想」
https://today.line.me/hk/v3/article/3Nrap8W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