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2025

數位疫情蔓延中!螢幕時間不重要,上癮才致命?

數位疫情蔓延中!螢幕時間不重要,上癮才致命?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憂鬱症中心身心介面研究中心主持人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螢幕使用時間」,指的是花在手機、平板等電子裝置上的社交、電玩、學習娛樂的總時間。而當個人即使嘗試減少使用仍難以停止,並出現戒斷、耐受、衝突與復發等症狀時,便可能發展為「螢幕成癮」。青少年是成癮行為的高風險族群,近期研究顯示,美國有48%的青少年會忘記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25%用社群媒體來逃避問題,25%經常思考社群媒體,17%曾嘗試減少使用但失敗,11%承認螢幕使用已影響學業。這些數據凸顯研究螢幕成癮及其健康影響的重要性



螢幕使用時間雖易於臨床篩檢,但無法反映內容與使用情境。儘管學界對於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仍有爭議,有些學者認為關聯性極小,且對性別少數等弱勢族群而言(如少數族裔、性別/性傾向少數)可能因尋求認同而增加螢幕使用,對其未必全然有害。


Xiao等人的最新研究針對美國青少年螢幕成癮性使用軌跡,及其與自殺行為、意念及心理健康的關聯進行探討。研究團隊利用美國青少年大腦認知發展研究(ABCD Study)資料,納入4285名9-10歲兒童,追蹤四年,分析社群媒體、手機及電玩遊戲的成癮性使用行為。研究採用潛在類別線性混合模型,將成癮性使用分為不同軌跡(如圖),並以KSADS及CBCL評估自殺行為、意念及心理健康。


三類螢幕成癮性使用軌跡圖:(A) 社群媒體:分為高峰型(9.6%)、持續增加型(31.3%)、低度型(59.1%),顯示部分青少年自11歲起成癮性使用逐年上升。(B) 手機:分為高(49.2%)、持續增加(24.6%)、低(26.2%)。(C) 電玩遊戲:分為高(41.1%)、低(58.9%),高成癮型自基線即維持高水準。


結果顯示,社群媒體與手機各有三種成癮性使用軌跡:「高峰型、持續增加型及低度型」;電玩遊戲則分為「高、低」兩型。約三分之一青少年自11歲起社群媒體或手機成癮性使用逐年增加。高峰型或持續增加的成癮性使用軌跡,與自殺行為(風險比2.14-2.39)、自殺意念及較高的焦慮、憂鬱、攻擊行為有顯著關聯。特別是高成癮性電玩遊戲使用者,其焦慮、憂鬱最顯著。單純的總螢幕時間(不論平日或假日)則與自殺行為、意念及心理健康並無顯著關聯。


螢幕成癮性使用的行為模式(如強迫性、無法自制、離開時感到痛苦)才是預測青少年自殺風險及心理健康問題的關鍵,而非單純的使用時數。研究亦指出,女孩子較易出現高成癮性社群媒體使用,男孩子則以電玩遊戲為主。低收入、單親及父母教育程度較低的家庭,子女較易進入高成癮性使用軌跡。


這種「數位疫情」的傳播,並非單一因素。其背後有人工智慧(AI)演算法的推波助瀾,這些演算法擅長觸發和放大負面情緒(如仇恨、恐懼、嫉妒),並將使用者困在「同溫層」中,加劇焦慮、憂鬱與對立。惡意使用者的網路霸凌和極端思想散播,更是對青少年心靈的直接傷害。甚至有潛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使用者,也可能在網路世界中互相影響,放大負面情緒,尤其對有自殺或自殘想法的青少年構成風險。更甚者,成癮性螢幕使用還可能取代了對青少年有益的睡眠、體育活動和面對面社交等重要活動。


目前成癮性螢幕使用尚未被DSM-5正式認可,且定義未有共識。自陳資料也可能低估實際使用,未來應結合客觀數據。臨床與政策上,應超越僅限螢幕時間的管理,聚焦於成癮性使用行為的預防與介入,例如家庭媒體計畫、限制用餐與睡前螢幕使用等。加強家長與臨床人員的教育,並推動更嚴格的年齡驗證措施,有助於降低青少年螢幕成癮及其心理健康風險。


  1. Xiao Y, Meng Y, Brown TT, Keyes KM, Mann JJ. Addictive Screen Use Trajectories and Suicidal Behaviors, Suicidal Ideation, and Mental Health in US Youths. JAMA. 2025 Jun 18:e257829. doi: 10.1001/jama.2025.782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531519; PMCID: PMC12177733.
  2. Nagata JM, Helmer CK, Al-Shoaibi AA. Beyond Screen Time-Addictive Screen Use Patterns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JAMA. 2025 Jun 18. doi: 10.1001/jama.2025.813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531495.
  3. Su KP. The CORE Solution: Protecting Youth Mentle Health from the Digital Pandemic.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25; 79(6), In Press. DOI: 10.1111/pcn.1381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390669.
  4. Pearson H. Do smartphones and social media really harm teens' mental health? Nature. 2025 Apr;640(8057):26-28. doi: 10.1038/d41586-025-00933-3. PMID: 4017575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