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2021

傳統不是膜拜灰燼而是傳承火炬 — 由榮格精神分析談馬勒的創作 (演講摘要)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在上次的講座中我介紹了「馬勒、佛洛伊德與精神分析」,由於馬勒和佛洛伊德有一場世紀之會,所以討論該題材很容易了解。然而,馬勒和榮格(Carl Jung)在實體的世界上沒有交集,本次講座要如何把榮格和馬勒連結起來?

榮格的學說和馬勒的作品,分別從心理學和音樂去表現潛意識的題材;他們一生都在思考永恆、死亡、和存在的議題;更神奇的是,他們分別用「夢」和「交響曲」去「預言」了世界大戰!在上次的講座中,我試著運用佛洛伊德學說來分析馬勒藝術作品中與作曲家精神官能症的關係,並探討性動機之在其內心衝突中之地位。然而,在本次的講座「由榮格的精神分析談馬勒的創作靈感 」中,我將從榮格的學說來分析:「偉大的作品不一定是瘋狂的洩渲,更可能是心靈與理性的結晶;而人生的逆境也不必然形成精神的病理,或許也能蛻變成心理韌性與危機的悟道」。


2021年03月20日(星期六) 14:00 ~ 17:00
夜鶯講堂 台北市錦州街28號5樓 02-25313125



回顧上次的治療 ...

現代人的想法,可能覺得馬勒很幸運,能被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精神科醫師師佛洛依德看診;但是以當時的社會而言,佛洛依德只有專業的認同根本沒有太多人認識,他很幸運能看到馬勒這位病人 (就像 Lady Gaga 來讓我看病)。全城(歐洲、世界)敬畏的藝文界教父;25歲布拉格、26萊比錫、29布達佩斯、31漢堡、37歲完全掌握 Hofoper 和 VPO的音樂總監... 名氣僅次於皇帝,名度遠遠超過 Klimt 或 Freud。

歷史上的真實事件,但沒有留下任何細節。根據馬勒夫人愛爾瑪的回憶錄,這次治療產生明顯的療效,身心障礙也有了改善,也為馬勒帶來心理衝突的解脫。Freud謹守醫病倫理,在馬勒生前從未透露,死後也只有提到:「馬勒有高度心理洞察力、查覺早年影響、不必針對外顯官能症狀工作,直接在神祕建築物內投入強光」。


在上次的講座(馬勒、佛洛伊德與精神分析)中,試著運用佛洛伊德學說來分析馬勒藝術作品中與作曲家精神官能症的關係,探討性動機之在其內心衝突中之地位。


在本次的講座(由榮格的精神分析談馬勒的創作靈感 ),講者將從榮格的學說來分析:「偉大的作品不一定是瘋狂的洩渲,更可能是心靈與理性的結晶;而人生的逆境也不必然形成精神的病理,或許也能蛻變成心理韌性與危機的悟道」。因為榮格認為:「創作可以是追求神聖性的慾望解脫,也可以是人們對於深度經驗的渴望」。




當你在集體潛意識的大海當中,找到你自己的靈魂,你會發現你的過去、現在、未來的存在,感受到生命的永恆。




  • 榮格不需要「以事實或實體」為基礎或「實質性存在」為前提;他把「感受得到、想像的到、本能衝動、非物質性的創造」全部認定為事實存在而重要(傳統科學訓練者會很困惑)
  • 榮格討論靈魂 (soul)、神靈 (spirit)、鍊金術 (alchemy)、占星術 (astrology) 等超自然現象;從易經、中陰聞教救度大法、太乙金華宗旨、通靈會、鍊金術、占星術這類的著作和活動獲得啟發(理性思考者會很排斥)
  • 榮格在處理「病人、女學生和情婦的界限議題」、以及「身為丈夫和父親角色」時有重大爭議(道德主義者會很憤怒)


榮格認為死亡在心理上與出生同等重要。 …身為醫生他努力加強對永生的信念,尤其是對於面臨死亡患者。 因為死亡不是終點,而是目標 (1957)。榮格認為人的靈魂有延續性,潛意識因為時間與空間的「相對性」,和現實的時空並沒有直接關係。靈魂在歷代間會有互相溝通的能力,讓我們的靈魂有新的生命力。現代人努力追求物質享受,失去和過往古老的精神能量的聯繫,反而變成了奴隸。

馬勒作品對生命的存在和死亡的議題,有著莫名的執著和迷戀。十首交第交響曲,十首精神的自傳,更是十部存在和死亡的交戰史詩!改自民歌的第一號交響曲之送葬進行曲,用玩笑式的小調版「兩隻老虎」來敘述出悲哀、厭世、自嘲或傷感的人生;第二號交響曲再度譜出的葬禮進行曲和地獄迴旋曲;第四交響曲請死神來演奏,把眾人都引領向天堂;第五交響曲用送葬進行曲來引出「最美的情書」;然後是帶著恐怖、怪異、揶揄的死之舞蹈和受到敵人三次攻擊倒地的英雄之第六交響曲;再來是講述著「死亡者預感的悲愴而且絕望的訣別之歌和魔鬼的狂歡騷鬧」的第九交響曲;最後再用「超然、解脫、客觀、豁達的角度去面對死亡」的大地之歌...。


「感受生命、表達自我、表現藝術」,都有可能反映出內在動機和深層情感,而能具備這種洞察能力,就能讓個人的心靈層次更加提升。在二十一世紀在物質文明的對比之下,更能突顯現代人在精神層次的匱乏。而老子、莊子、榮格的智慧,就如空谷足音,聽來倍覺溫暖充實。



部落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