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2024

Daddio 解憂計情車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對著兩個人拍攝對話90分鐘,所有劇情都是你一句、我一句來推動,這樣一部聽來無趣的電影,我還是看在Dakota Johnson和Sean Penn的面子上,耐心看完! 



Daddio是一部2023年美國劇情片,由Christy Hall擔任製片、編劇和導演,Dakota Johnson(同時也是製片人)主演,飾演一名剛從旅行返家到曼哈頓的年輕女子,意外地與她的計程車司機Clark(由Sean Penn飾演)展開對話,整個過程好像進行了一段九十分鐘偶發性、無心插聊的「心理治療」。


編劇把原版本是舞台劇的故事改編,所以精心安排的對話是全劇主要的焦點,內容涉及:生命早期缺乏父愛,小女孩如何塑造未來建立親密關係的模式;性挑逗、懷孕、流產等等這些婚外感情世界中的滿足和失落、罪惡感和合理化;以及透過渲洩和對話所促成的自我探索和心理洞見。


這種短時間就產生神奇療效,讓個案在幾個小時內就達成數個月也不一定得到的療效和洞見,常常都是戲劇喜歡一拍再拍的主題。例如2010德國的知名電影Mahler auf der Couch,就是描述兩位二十世紀初的大師馬勒和佛洛依德,在歷史上留下一個長達四小時、不可思議地成功之心理治療!所以對於熟悉心理治療的專業人士,可能會覺得這部Daddio了無新趣。


但是,我還是撐到了最後,一直看到全劇結尾的場景中,Clark伸出手道別,Girlie也伸出了手,但不是握手、不是擁抱,而是觸摸Clark的臉!天啊,我當然知道利用這種偏離預期的行為、出乎意料的句點,編劇一定有引出全劇「畫龍點晴」意涵的強烈企圖,但是我看完電影之後,著實還是讓我困惑了一段時間:


到底編劇想說什麼?




***********************************************************

以下的內容涉及嚴重的劇透,副作用讀者自行負責!

***********************************************************


觸摸是一種基本的人類需求,在社交互動、情緒調節和形成聯繫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握手是一種常見的問候和認可手勢,通常被視為社交禮貌的表面行為。而觸摸某人的臉是一種更親密和脆弱的行為,可以傳達一系列情感,包括愛與接納、原諒、同情和安慰。


Clark一路上的「療程」,從一開始建立信任感、「結構性」收集「基本資料」、不帶批判性的接納態度、進而適度的挑戰和面質、到最後像「爸爸」一樣給「親愛女兒」建議,這一切絕對值得那美金500元的小費,「治療師」伸手握手告別也算合宜。


但是編劇讓Girlie選擇觸摸Clark的臉而不是握手,這讓更深層次的「情感」和「投射」得以產生。這個手勢可以被解釋為原諒的行為,當然不是對Clark,而且對她缺席父親的投射。表明她已經接受了她自己的過去,從困惑的情緒中釋放了自己,並準備向前邁進。選擇觸摸臉而不是握手,更是一種打破社會規範的行為,可以解放社會期望的束縛,真實地表達自己,突顯了人類聯繫超越表面互動並達到更深層次理解的力量。


Daddio v.s. Addio


Daddio的片名喚起了一種熟悉和舒適的感覺,暗示著一個父親形象。然而,結尾暗示著從父女關係向更平等、更成熟的關係轉變。義大利語中的「addio」意為「再見」,暗示著與過去告別並開啟新的篇章。Girlie 在整部電影中的旅程是一個自我發現和療癒的過程。她與 Clark 的互動作為個人成長和情感成熟的催化劑。觸摸場景代表了這次旅程的頂峰,原諒男性、和內心的小女生和解、告別和聯結...,象徵著她接受過去並準備擁抱未來。


最終,《Daddio》傳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即使面對深重的創傷,透過理解、和解和自我發現,仍有可能找到內心的平靜與自我接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