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2016

抗拒改變是人的通性,不分藍綠

一個人愈有才智,就愈不屬於他的黨派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身心介面實驗室主持人

台灣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就算是換黨執政,也不用對於立即改善這些狀況過度樂觀,畢竟抗拒改變,不分藍綠,這是人的通性。不過「病灶」先割除,停止「病情」退步,再來就期盼天佑台灣,能給我們一位「良醫」。

1、「病灶」太重:立法院成為台灣最大病灶,具有專業、遠見和理想的立法委員的比例太低,所以無法產生一定的影響,帶來有效率的進步。民意代表大多數都是以「民粹」、「選票」為考慮,而且和行政官員的關係多為「對立」而非「良性監督」,再加上民意代表長年對內閣的不尊重,導致人才大多不願挺身而出為人民服務,就算有一些真正的人才出來為國家做事,也都充滿無力感。民意代表的產生當然是人民的選擇,人民思辨的能力要有所提升,教育、媒體、意見領袖都有責任,相當不容易。

2、「體質」太老:政府官員、公務員遠遠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在司法教育醫療食安、經濟、能源、居住、旅遊觀光…等國家重要問題上,政府官員保守、退步、死守過時法令、不願(能)鬆綁,不斷阻擋國際社會和國內民間的進步。

3、「營養」不良:不僅沒有吸引國際人才的計畫,人才流失更令人擔心:根據歐洲商會(ECCT)研究,台灣對人才吸引力在亞太7國墊底,台灣制度排他性極高,相當排擠外籍人才來台工作。而更是雪上加霜的是,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2021年國際人才報告,台灣工資低落、薪資制度僵化落伍,人才外流將成為世界第一。

4、迷信「祖傳祕方和傳統治療」:「排外」、「沒有國際觀」、「恐中」造成了嚴重的「鴕鳥心態」,沒有人要面對「開放」所產生的困難和挑戰。



國民黨不要倒退,兩黨強大有競爭,才是台灣之福!

台灣絕對有保守黨的市場,主打「安定、反同、反墮胎、有神論、愛民族」、重視「家庭價值、國家觀念、信仰主義」...,勢力和市場都不會太小!

原本應該是政黨帶著理念引領他的民眾,但現在是少數民粹在引領政黨!真可惜,現在台灣的保守黨沒有人才,而且,就算推出任何的丑角還是能夠得到很多的票,也正因為如此,這樣的政黨根本無法改革。

 國民黨是已經被淘汰掉的執政黨,過去在「司法正義、課綱、能源、居住正義、年金、兩岸」這些大是大非問題上的謬誤,早就超過他們對台灣的貢獻,如果不能成功轉型成為「台灣優先」的保守黨,很快將會被邊緣化。台灣四、五年級生,過去處在威權恐懼的年代,現在處在漸漸平穩的生活,也許是老化、顧慮太多、再加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病狀,以致於對過去執政黨造成的這些傷害不是隱忍下來、就是為之合理化,使得這群所謂的社會中堅份子,反而遠遠不如年輕人勇於衝撞不合理的體制,「洪仲丘白衫軍運動」、「反服貿黑箱太陽花運動」、「反課網黑箱學運」、加上「綠黨」、「基進黨」、「時代力量」的出頭,讓我們慶幸台灣年輕人對大是大非的問題沒有沈默。

然而,台灣目前主要根深蒂固的長遠問題,例如:「教育、醫療、食安、環保、經濟產業發展、吸引人才、國際、外交」等複雜的問題,並不是靠「熱血」去衝撞就能解決,就好像治療一個多種疾病的慢性嚴重病人,如果只是「頭痛醫頭」,大概會加速死亡。想要從根本治療,就要在「作用和副作用」之間取得平衡。

期待大選之後,更期盼天佑台灣,能夠有真人格、真智慧、真知灼見的意見領袖、有智慧且能「處理民粹」的民意代表、有服務熱心和上進心的公務員、成熟負責的媒體、乃至有思辨能力的人民。


自由廣場》面對台灣慢性病




7 comments:

  1. 國會亂象叢生 改革從何下手?
    http://talkto.tw/talk/6
    政問節目大綱SUMMARY

    1987年,時任民進黨增額立委的朱高正在立法院跳上主席台並揮出第一拳,就此打響國會改革議題。1991年,當了43年的第一屆立法委員全數退職,「萬年國會」成為歷史,寫下國會改革的新頁。然而,歷經多次修憲與體制調整的立法院,從立委任職年數延長、席次減半,乃至從「複數選區不可讓渡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表面上看來立法院應該是越改越好,但為什麼從許多的民調顯示,人民仍然不信任國會,需要人民自組團體來監督國會?甚至在2014年3月18日,服貿事件引發人民不滿與疑慮並且佔領立法院,人民對立法院的不信任升到最高點。大家都在問:「我們的國會怎麼了?」國會是國家政治的火車頭,沒有高品質的國會,就不會有高品質的法案為人民服務,也無法有效監督政府。改革雖迫在眉梢,但到底該怎麼做,且聽曾任立委多年的林濁水先生來為您一一分析,並提出他的解決之道。

    來賓介紹SPEAKER
    林濁水,1947年生,台灣南投縣埔里人

    學經歷:
    台灣政治大學畢業
    新潮流雜誌總編輯
    台灣國會立法委員1993〜2006
    民進黨中央評議委員1986〜1992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2001〜2003
    民進黨台灣獨立黨綱起草人(1991)
    現職:專欄作者

    著作:
    瓦解的帝國
    世界圖像下的台灣共同體
    歷史劇場-痛苦執政八年
    節目重點整理POINT OF VIEW
    01
    00:05:52
    關於國會調查權
    各部門各單位都應該有相對應的調查權,重點倒不是說,國會行使調查權侵犯了監察院,因為任何一個機關設置,一定有他相對應的調查權,行政院有行政調查權,監察院有監察調查權,立法院當然也有立法調查權。比較麻煩的,不是你去侵瀆了監察院的權力,而是說同一個案子,你也調查我也調查,會把我們行政官員整死了。所以問題是出在會疊床架屋,而不是出在會互相侵犯。

    現在的國會調查權在國會改造中並不是最重要的事,因為像以美國為例也不常用,不會解決當今的國會亂象,備而不用,但不是當務之急。

    02
    00:14:08
    朝野協商
    每個地方都需要協商,但問題是我們的協商是法案送到委員會審查通過了,然後因為少部分人不同意,結果要送協商,通過了決議的條文,從頭拿來協商,這樣委員會審查等於是白審查了。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公不公開,而是要廢除委員會通過還拿去協商。不然法案一直累積在那邊,最後加班熬夜審法案,品質自然不會好。

    03
    00:25:15
    委員會有兩個召委
    兩個召委是一種分贓,而且雙頭馬車制度對於審法案絕對沒有幫助。

    04
    00:30:26
    立委一年換一個委員會更換太快
    一般國家的國會議員進去之後就在一個委員會裡面從頭到尾,對議題熟悉,政策立法也會有延續性,如果每一年換一個委員會,第一不專業,第二不連續,對整個這個立法的品質是很大的傷害。

    05
    00:31:45
    國會改革要分三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修改內規,像立法院的質詢行使法、組織法,剛才講的單一召委、協商制度,這個修改內規就好了。

    第二個部分就是要修立法院外面的法,比如說雖然立法院行使調查權,若是立法院和監察院一起行, 這會讓行政院疲於奔命,所以這個要修監察法。

    第三個部分一定要修憲。

    06
    00:33:09
    議長中立問題
    修憲的原因是講到議長中立,議長要中立一定是內閣制。美國是總統制,重點是制衡,議長是不會中立,因為要制衡總統。而所謂議長中立的一定是內閣制。

    07
    00:38:27
    立委減半的問題
    1. 立委減半、委員會變少無法對應行政機關監督(權力很大但是能力不夠)

    2. 協商是個壞制度,但國會減半反而更依賴協商

    3. 違反民主票票等值的基本價值

    08
    00:45:22
    到底多少立委席次才適當
    立委席次可以從兩個方向來看,一個是用人口來計算,比如說人口的開立方根;一個是部會有多少,委員會應該也有要多少才有監督的能力,那至少要有15到20個委員會,每個不能少於10個委員。如果是依照人口的開立方根,我們大約是280左右,如果是足夠的委員會大概是150-200人。

    我做一個簡單的建議,應當以人口做基準,因為人口會增加會減少,所以不要固定在多少席,如果這樣,那我們就比照歐洲大國,十萬選一個,現在大約應該是230-240個左右。

    ReplyDelete
  2. 20年教改過後,台灣教育困境如何翻轉?
    http://talkto.tw/talk/02

    本集節目大綱SUMMARY
    1994年,在民間的積極奔走下,台灣的教育改革正式啟動。二十年來,歷經十一任教育部長與三位總統,教改帶給台灣的卻是大學生人數暴增、流浪教師、技職體系崩壞等亂象。然而這些亂象並沒有隨著政權的更迭而有所改善。更甚者,2014年時,原本被擱置的「十二年國教」在馬英九政府強力主導下捲土重來。但一年過去批評聲浪不斷,甚至連教育部長吳思華都坦言「十二年國教是倉促上路」。眼見這二十年來由官方所主導的教改幾乎可說是一敗塗地,近年來在台灣各地,已然興起一股新興的教改風景,這次則是老師從自己的教室啟動改革,「翻轉教育」應運而生。當中的靈魂人物臺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他對教改亂象有什麼看法?他所參與推行的「翻轉教育」又有哪些成果,能帶給台灣教育哪些啓發以及良方?

    來賓介紹SPEAKER
    葉丙成,號丙紳,現任台大電機系教授、台大 MOOC 計畫執行長。

其為師也,富熱情,常難忍教學一成不變。時於臉書輔導學生求學、人生之惑,後撰文部落格以惠同惑者,傳閱者眾。庚寅年某日見某生於課堂度估,當夜不能寐。翻滾至五更,幡然悟得「
by the students, for the students, of the
students」之心法。自此教學通脫不拘,大開大闔,開發各式獨特教學法。教學深具特色,多有口碑。

    摘其教學創舉如下 :


    全球第一位帶領學生團隊贏得 Wharton-QS 世界教學創新大獎的老師。

    史上第一位在國際舞台 (Coursera) 以華語對萬人講學的老師。

    台灣第一位設計體驗式簡報教學法,讓小學生打大學生期末簡報分數的老師。

    世界第一位將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 (MOOC) 變成多人競技線上遊戲的老師。

    當代第一位推行數學結合文學創作的老師,師生共同創作出版科普暢銷書。
    節目重點整理POINT OF VIEW
    01
    00:02:39
    教改有些好東西,但應該讓老師決定怎麼教比較好
    今天不談翻轉教育,而是要談整體教育情況,談和基層、偏鄉老師互動,把了解到的問題反映出來。老師的教學是沒辦法被強迫的,因為他如果不是打從心裡面相信這樣教是對的,你強迫他這樣教是沒用的。

    02
    00:04:19
    教育的改革應該由下而上,讓老師來選擇,不是上層強迫老師去執行
    最大的憂心不是老師不願意去做翻轉教育,最怕的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個縣市政府的某個長官宣布說這個我們從哪個幾年幾月幾號開始所有的學校都要開始做翻轉,所有我們的什麼的市什麼縣市國中全部都在做翻轉。那就完了。

    03
    00:06:19
    台灣現在最大的危機是少子化和城鄉差距
    台灣一年的發展能需要15萬人,以前光是都會區就有15萬人,所以如果都會區教育弄得ok時,台灣發展是ok的。但少子化後就沒有足夠人才,在現在這個時代,每個孩子都是很重要的孩子,我們必需要更重視城鄉差距,用更有創意的方式來幫助偏鄉的孩子。

    台灣很多時候以前就靠那百分之一的人,就這些百分之一的人有很特別的想法,然後可以帶領台灣有很多不一樣的方向去發展。可是我們現在碰到一個危機是少子化了,人口乘以百分之一,那絕對人數是不夠的。

    我們沒有足夠的Talent去帶領台灣各式各樣不同的方向去發展,所以這個時候就變成是我們的教育到底有沒有辦法透過教育去把那個percentage把那個1%提升到3%甚至到5%

    04
    00:10:34
    台灣是自主學習非常差的國家
    世界變化太快,新的技術一直出來如果我們的人都不願意讀書的話,不願意自主學習的話,他是跟不上時代的,台灣是不會有競爭力的。台灣每人每年讀書低於兩本。原因是讀書的胃口都被考試搞壞了。

    我們在學校都是被考試逼著讀書,一旦離開校園之後你就會覺得說,啊我都已經畢業了,我不用考試還讀書感覺虧很大,所以大家都不願意讀書,不願意去學習,我覺得這是另外一個台灣很重要的危機。

    05
    00:13:16
    定偏鄉教育法
    城鄉差距很多,但是所有的規定都一體適用。我們應該把偏鄉的Case用一個不一樣的法律來規範,不要讓他跟都會區有一樣的規定,這就比較會有機會得到他需要的資源。

    所以可否定一個偏鄉教育法,讓某些情況對偏鄉比較好,享有比較多資源,用不公平來對待不公平。

    06
    00:16:32
    靠唸書來脫貧的想法應該更改
    要靠唸書脫貧要念10幾年到大學,對於弱勢家庭是很困難的。所以與其透過學業脫貧,不如先培養一種技能,讓弱勢孩子學習一種技能來脫貧,比如說學寫程式,你可不用離開家鄉,可以在家裡接案當一個soho。

    07
    00:19:33
    入學方法雖然重要,但是把學生教好更重要
    像台灣這個我覺得一個很值得關注的一件事情就是這個107的課綱。我們看到台灣教育圈有一群夥伴真的是很熱血的這些老師,他們現在把這個焦點放在107課綱,因為他們覺得這個是台灣教育脫胎換骨的最後一次機會。希望這107課綱真的能做到適才適性,就是說讓孩子有更多的選修課程。

    08
    00:23:22
    提升自主學習,可用市場機制處理
    台大去年開始有火星人計畫,就是尋找特殊科目非常厲害的學生。教育部應該對各個學校鬆綁,讓他們能夠有多點特殊選才,才能夠讓社會從考試主導的教育制度下掙脫出來。

    09
    00:28:50
    花更多資源培養政府官僚
    我們應該把教育官員送到國外長一點的時間去學習更多新的技能、想法和技術。應該要花資源去培養教育的中階主管。把國外的新觀點帶進來,讓他們做事情的時候不要一直用舊的官僚思維來看事情。

    10
    00:34:40
    除了制度的改革之外,怎樣讓老師能夠有熱情也同等重要
    過去台灣教改著重制度,但除了制度的改革之外,怎樣讓老師能夠有熱情也同等重要。台灣有非常多的好老師,我們應該尊重這些老師,然後讓好老師經營社群,來感動其他老師。

    11
    00:53:33
    給總統候選人的建議
    需要偏鄉教育法、行政鬆綁讓基層老師有尊嚴。

    ReplyDelete
  3. 台灣醫療崩壞 保亂象如何解決?
    http://talkto.tw/talk/01

    本集節目大綱SUMMARY
    台灣的醫療環境在健保制度下存在著許多問題,使醫療崩壞成現在進行式:血汗工廠、五大皆空、健保核刪、健保點數打折、缺藥潮都是崩壞的一環。曾經擔任第一線醫師的柯文哲市長,對於眼前台灣醫療環境所碰到的問題,提出他的看法。

    來賓介紹SPEAKER
    柯文哲現任臺北市長,曾任臺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臺大醫學院教授,專長為外科重症醫學、器官移植、人工器官等,是臺灣第一個急診與重症加護專職醫生。

    節目重點整理POINT OF VIEW
    01
    00:06:18
    健保到底是社會保險還是社會福利?柯P:還是要回歸到社會保險
    一句話,台灣健保問題是社會保險還是社會福利?現在是用社會保險的錢做社會福利。短期內可以撐得住,長期需要解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面對問題就是解決問題的第一點。無論是保險或福利,大家同意就好,民眾認清事實就好。第一個要處理的問題是?回歸保險機制,福利不要那麼多。六歲以下小孩急診看病不用錢,台北市聯合醫院,掛號原本80元,現在50元,市政府補助30元,一年就要4億。社會福利放很容易,收很難。比如說重陽敬老金,就算是民調掉5%也要砍。重陽敬老金就是咬牙砍,看發生什麼事,但也只是罵一罵,罵到最後那些議員也說,他也覺得要做,但也必須要罵,大家各自盡義務。

    02
    00:11:23
    健保核刪是必要之惡,但要改善
    健保核刪是必要之惡,就跟醫學評鑑一樣必須要有,但必須要改善。因為醫療分科分類太多,我是加護病房專家,要我去審婦產科就不妥,沒找到合適的人,實事求是。審查者也要有態度,不會就請另請高明。

    03
    00:16:59
    論量計酬造成醫生不是用最有效的方式進行醫療
    我們現在是論件計酬,很好笑,來看醫生,賺不到錢,按照藥量,所以我要讓你很淒慘,洗個腎什麼,醫生不用最有效的方式治療,不過我主張論人計酬,或是論量計酬。到底為何不能改?因為醫療體系被財團把持。國家不是以最有效率,醫療體制也不是最有效率,每個人都知道能不能改,但沒人去改。除非我當總統啦。

    04
    00:20:58
    台灣應該限制醫學願畢業人數,然後開放專科護理師名額
    台灣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美國有、台灣沒有的是專科護理師。因為醫生怕專科護理師來搶工作,應該限制醫學院畢業生人數,開放專科護理師名額。現在的情況主治醫師做住院醫師工作、住院醫師做實習醫師工作、實習醫師做歐巴桑工作。台灣作為一個國家,不是最先進的,看看國外的再回來想想怎麼做就好了。

    05
    00:23:40
    不反對醫師加入勞基法
    反對醫生加入勞基法?不是,不是不太贊成。美國住院醫師有加入,主治醫師沒加入。要加可以,成本要加上去,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06
    00:24:14
    不責難醫療制度:要保險和說實話,但「說實話」台灣做不到
    醫療不責難制度要建立,前提是要讓大家乖乖講實話。北歐醫師接生,產婦死掉,大家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講實話,不責難,他們會去改進。不責難醫療制度需要保險和講實話,不講沒有辦法改進。我們沒有辦法原諒別人犯錯。美國併發症死亡討論會,對外科醫生來說很重要,人被你搞死很重要,為何會被搞死,要改善改進。台灣第一句話會問誰開的。後來我回台大,我都不想去開這個會,不是粉飾太平就是趁機鬥爭。要成功很根本原因是國民水準,互愛互信互諒,原諒醫生不是故意的,系統上有錯誤就改正,現在出錯就要找個女巫出來燒死,這需要時間改變。

    07
    00:28:59
    絕大多數的醫療糾紛沒有醫療過失,絕大多數的醫療過失沒有醫療糾紛
    我被告過兩次。有個女生先天性肌肉萎縮,心臟瓣膜壞掉,肌肉萎縮持續,然後做氣切,加護住兩個月,轉普通又住九個月,最後肺癌死掉。後來才知道這個病是隱性遺傳的病,地方高等最高一路告,為何告?父母四個小孩有兩個因此死掉,如果不把這個仇恨往外丟,兩夫妻會吵架吵到不行。我們醫療體系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沒有察覺病人有隱藏性的罪惡感?大部份醫療糾紛沒有過失,醫療過失沒有糾紛。

    08
    00:34:28
    如何解決五大皆空
    每年醫學生畢業1300個,我們把住院醫師的容量都設計好,把某些科別限縮,逼大家去五大科。這個在長期來說依然沒有解決問題,因為外科當了兩年還是去當醫美,但有部分解決問題,因為你畢業之後只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不當醫生,一個就是乖乖去五大科。所以短期沒有缺,但長期來說是沒有解決的。

    09
    00:42:40
    給這次三位總統選人建議,醫療健保要改的話最重要的順序是什麼?
    兩個字,勇敢。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對的不做,錯的事情每天做。

    ReplyDelete
  4. 食安危機連環爆 灣該如何吃的安心?
    http://talkto.tw/talk/05

    本集節目大綱SUMMARY
    彰化地院11月底對頂新做出無罪判決,將民眾的不滿掀到最高點,「秒買秒退」的抵制行動就是來自最草根的怒吼。但是別忘了,頂新所引發的劣質油案,只是近年來一系列食安問題的一環,當憤怒於頂新無罪時,我們可能忘了2004年發生過戴奧辛毒牛奶、鴨蛋事件,2007年的瘦肉精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事件、2011年的塑化劑事件、2013年的大統油事件、2014年的連鎖茶飲食安事件....每次都是群情激憤,政府大動作宣誓,但,事過境遷後,下個食安醜聞照樣爆。這些教訓告訴我們的是,台灣食安出了系統性的問題,若沒全面性的解決,爆出下一個食安事件只是時間早晚而已。義美老總高志明,將從食品業者的角度,剖析台灣食安系統哪裡出了漏洞?這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來賓介紹SPEAKER
    義美食品(股)公司 總經理
    台灣英文台灣日報 發行人
    網擎資訊軟體(股) 董事長
    義美聯合電子商務(股)公司 董事長
    義美環境保護基金會 執行長
    台灣公益廣告協會 理事長
    節目重點整理POINT OF VIEW
    01
    00:04:36
    太過依賴食安法
    我們太過依賴食安法,而修食安法的時候,就只看到嚴逞重罰,沒真正去探討基本的原因。基本原因是過去這是4、50年選擇產業發展的結果,核心是環境汙染。沒有解決環境污染,沒有優質的陽光、空氣、水源和土壤,食安問題沒辦法解決。

    02
    00:07:18
    食安不應該只由食藥署負責,食安法應該一拆三
    你去超市買東西有時候不是買食品而是買食材,這段應該是回歸到農委會;全世界食物有30%是廢棄的,這部分應該回歸環保署。所以我主張是將一個法要拆成三個法:食材衛生管理法、食品衛生管理法跟食物廢棄物處理法。不同部會處理,然後再整合各部會的狀況大家共同去努力。

    03
    00:11:45
    檢驗為什麼困難
    現在檢驗報導上面都寫兩件事情,第一,檢驗樣品只對樣品負責;第二,合格但不見得合法。另外所有目前的檢驗,全部是檢驗已知的,但未知的太多。

    很簡單自保方法,買當令的蔬果大概都沒有問題,因為第一個價格便宜,然後便宜以後施藥就很少,品質也會比較好。我們工廠累積三十年檢測,我們是用檢測來判定,什麼東西來自哪裡會有問題,來自哪裡可能沒有問題,然後當令的,大概都沒有問題。

    04
    00:20:59
    定義和檢驗要和國際接軌
    台灣應該跟國際接軌,重視食品安全就找歐盟接軌;覺得美國是將來談判合作的夥伴,就找美國標準接軌;然後中國市場你認為最大,就找中國標準接軌。不應該兩千三百萬人關起門來訂一個自己的標準。

    05
    00:41:14
    未來食物價格會上漲
    照現在的食安法規,從檢測這樣開始,政府跟廠商都需要面對,增加的成本大概每年我估算是300億到500億的成本,在這個情況之下,這些錢一定會轉嫁到一些食物上面。

    06
    00:54:48
    給總統候選人的建議
    每一個人都要回到放棄檢驗的概念,回到陽光空氣水源跟土壤,每一個人都這樣了話,那食安已經做好了,同時也把環境大幅度的改善,這中間同時就有很多事情已經解決。

    我呼籲總統候選人應該去關注陽光空氣水源跟土壤,有淨潔的東西然後所有食安問題也就解決了。

    ReplyDelete
  5. 台灣的反對黨,在英國我們會稱為「酒吧裡談政治的人」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2766

    《思想坦克》
    《思想坦克》

    在疫情中一連串對政府的攻擊,特別是針對衛福部長,例如「AZ疫苗很危險」,「政府買疫苗買貴了」,「政府沒有早點買疫苗」。這些簡單的陳述對國家有什麼幫助?他們是怎麼了,完全無法提出有建設性的批評?
    文:Phil Smith(路透社工作超過三十年,從歐洲總部外派亞洲後就不再離開,曾任亞洲金融總編,南太平洋總編,南亞總編,北亞總編。退休後的台灣女婿目前旅居八里左岸,對台灣民主充滿興趣,希望能夠提供旁觀者的看法)
    有一種人,在英國被稱為「酒吧裡的人」(Man in the Pub)。
    他們說話大聲、態度傲慢而且通常不太聰明,只要有人願意聽,他們就會愉快地向任何人滔滔不絕傳播他們未經深思熟慮的觀點。他們大多住在公共場所,在英國就是整天泡在酒吧裡的意思。他們的意見通常相當極端,對他人的看法不是特別了解,對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既不敏感也不同理。
    這種人男女皆有,而且你很可能就認識一個,事實上我猜你現在正在想:「對,我認識的人裡面,就有幾個符合這種描述!」。
    這些人非常擅長的另一件事是不假思索的批評,可悲的是,不少台灣的反對黨政治人物似乎也符合「酒吧裡的人」的形象。這真是令人傷心,因為任何民主都需要有效和聰明的反對黨,他們的作用是讓政府保持警惕進而維持國家良好運行。
    毫無建設性的愚蠢批評
    住在台灣一年多以來,我觀察在疫情中一連串對政府的攻擊,特別是針對衛福部長,坦率地說,那種程度足以讓一年級辯論社蒙羞。一些反對黨和他們的國會議員提出的批評,幾乎讓我打哆嗦,例如「AZ疫苗很危險」,「政府買疫苗買貴了」,「政府沒有早點買疫苗」。
    這些簡單的陳述對國家有什麼幫助?他們是怎麼了,完全無法提出有建設性的批評?說這些話的人顯然不認為他們是民主進程的一部分,他們只是在進行無意義的抨擊並試圖獲得政治紅利。但他們不會得分,因為此類攻擊終究會得到他們應有的蔑視。
    這是非常可悲的,因為反對黨對民主運作非常重要,而這些反對陣營的狙擊手卻停留在政黨政治的泡泡中,他們無視現實,沒有為台灣帶來更大的好處。對投票給他們的人來說這是一種侮辱,彷彿他們連想出任何稍稍合理的貢獻都懶,他們的質疑極端平庸且毫無貢獻。
    用英文來說這是大腦放屁政治(Brain Fart Politics):「哦,現在我需要攻擊政府,因為我是反對黨議員……呃,呃,我知道了!為什麼日本不給台灣更多疫苗?」,然後他們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問了個問題。
    ujowp5gcyteoarfjlrhnzuai5ztlda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他們可以用比較聰明的問法來讓政府當場回應:「作為反對黨我們歡迎從日本來的疫苗,但是我們要政府告訴我們在未來一個月,有什麼具體措施來確保我們會得到更多疫苗。」
    醫療保健不該淪為政爭
    醫療保健應該在很大程度上脫離黨派政治,就像教育一樣。人民的健康和教育是最重要的,對嗎?廣義而言每個人都應該齊心協力,在這兩方面取得最佳結果,並在此類問題上將政治紅利和議會中的荒謬劇擱置一旁,特別是在國家面臨緊急狀態的時候。
    至少英國和美國似乎正在努力避免他們的政治分歧,並且在對抗病毒上存在兩黨合作的感覺,因為新冠疫情可能是他們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危機。在許多其他國家我也看到政治分歧在此議題上縮小,因為他們努力為本國人民做到最好,但在台灣似乎不是如此。
    在反對黨對衛福部長進行了數週提問和攻擊之後,老實說那些問題通常很愚蠢,台北市副市長承認她沒有接聽國家總指揮官的電話,儘管她擔任台北市疫情副指揮官, 也出席在衛福部舉行的每日疫情會議。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同一時刻,為了抵抗傳染病大流行,全世界都竭盡所能開始施打疫苗,台灣人也開始排隊等著在他們手臂上扎一針,但是台北市比其他城市晚了一步。
    她,我再說一遍,她沒有接衛福部長給她的電話,然後在臉書上吹噓。這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傲慢,幾乎像是一記耳光打在她代表的人民臉上。在我看來,這相當於瀆職罪,是對她應該保護和服務的台北人民的極度蔑視。
    黃珊珊_圖片來源:黃珊珊臉書專頁
    截圖自黃珊珊臉書專頁
    我敢肯定,她宣誓就職時承諾會做好保護和服務市民的工作。但是相反地,她玩著幼稚的政治遊戲,就像她的老闆一樣,將自己在當地的失敗歸咎於中央政府。她的老闆似乎認為其他城市比台北做得更好是因為「內線交易」,這不僅是一個毫無意義和薄弱的比喻,而且沒有什麼能夠超越他的受害者情結了,除了他無法應對的能力。
    至少到目前為止,台灣已經非常不錯地度過了新冠病毒風暴,只要用統計數據與世界比較,就可以發現台灣在有效應對病毒危機的國家中,仍然處於上層。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中許多國家的共同目標感越來越強,對立政黨的成員沒有對病毒抱有僥倖心理,而是對危機採取了異於過往的兩黨合作立場。敵對政黨在美國總統大選或英國脫歐等議題上進行無情的割喉戰,而一旦面臨醫療保健困境,為了共同利益而團結起來的感覺是很明顯的。但是台灣的反對黨除了不停反對,似乎缺乏具體積極的建議。
    英美政黨聯合一致防疫
    看看我的母國,主要反對黨工黨在去年9月向英國政府施壓,提出在機場實施更大限制和檢測的政策,但是很可惜並沒有被採納,當時陽性病例已經達到每天6000例左右。四個月後,病例達到每天約60000起的高峰。雖然在當時這個建議被忽略了,但是反對黨確實提出一個做過很好的分析,並且深思熟慮的建議。這不同於台灣反對黨在零星幾個病例出現,就要求全面篩檢。
    人們普遍認為英國首相強生的保守黨在控制新冠病毒方面做得很差,這影響了該黨的聲望,下次選舉時,選民會記住這種事情。贏得選舉的方式,是運用智慧證明你可以做得更好。
    也許台灣反對黨提出顯而易見的愚蠢問題,是因為去年政府在防堵病毒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並且以任何國際標準來看,現在還是繼續這樣進行。或者,另一個可能性是反對黨成員的素質並不那麼好,他們只是單純無法在開口之前深思熟慮。
    昨天我的台灣妻子給我看了在臉書上流傳的一則諷刺漫畫,裡面衛福部帶領一群地方縣市長,費力用繩索拉著台灣遠離巨大咆哮的新冠病毒,但是新北市和台北市的市長坐在後方,甚至漫不經心懶懶洋洋。

    這個漫畫呼應我對一些國會議員和地方首長的認知,他們等著中央政府做所有的工作,並且動輒批評抱怨,沒有對現況做出太大的幫助。
    和台灣相比,美國和英國當然是更成熟的民主國家,但你不得不懷疑國民黨是否太習慣於自1949年以來的長時期掌權,他們或許只是不知道如何當一個有效的反對黨。這個情形得改變,民主蓬勃發展會讓反對黨有更好的機會執政,任何反對黨都必須學會對政府提出具建設性的批評和建議。歸根結底,執政是他們的最終目標。
    反對陣營如果能接受在國家面臨危機時有點兩黨合作精神這個想法,那麼他們一定能做得比現在好,而且重要的是請在開口說話或批評之前三思。如果想成為一個有效率的反對者,就需要思考、有創造性和建設性,遺憾的是我沒有看見大量證據,讓我感覺這種情況正在台灣發生。

    ReplyDelete
  6. 藍到深處變泡沫! 蔡詩萍給公開信 : 四個同意 國民黨中央轉錯彎

    2021/12/21 新頭殼

    四大公投結果出爐, 4 案均以「不同意」作結。資深媒體人蔡詩萍與臉書發文指出,這幾年「深藍」的「憎恨民進黨」,已經到了扭曲判斷的高點,直言「深藍」不要那麼在意民進黨,要多在意台灣社會的趨向,多在意台灣的價值流變。

    蔡詩萍以公投後,寫給「深藍」的公開信為題,他指出深藍綁架了國民黨,在四項公投裡,深藍就是那種「支持以公投教訓民進黨」的人,國民黨大可不必四項全包,只要守住反萊豬、公投綁大選,這兩項即可。甚至連反萊豬,恐怕都有不少藍營選民,是可以接受「這是美台關係的宿命」。「然而,國民黨中央卻轉彎了。轉得莫名其妙,轉得充滿政治懸疑效果,最終不但暴露內部的分歧,還讓四項公投全輸!」他說。

    蔡詩萍表示,四項公投看似各個分散,但民進黨厲害的是把四項公投置於「親美反中」「抗中保台」的氛圍裡。這招之所以有效,又跟這些年來,國民黨內,「深藍」主導的兩岸政策思維有關。國民黨內「始終迷戀」著一股「九二共識」的執著,卻忘了,天下沒有不變的公共政策,既曰公共政策,便意味了,時空環境會改變每一項政策的外在條件與內在意涵,重點不是抱殘守缺而是與時俱進。

    蔡詩萍說兩次總統大選,反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都大幅度勝選後,國民黨竟然放棄了「反省的契機」,繼續把「九二共識」當神主牌抱,卻完全忽略了,台灣的主流民意視之為敝屣,只有對岸中共捧之為「定海神針」!這落差之大,台灣民意都看出來了,唯獨國民黨中央,唯獨深藍完全無所感受!直呼:「你說說看,不輸才奇怪吧!」

    蔡詩萍表示「深藍」不要很氣民進黨操作「抗中保台」很吃得開,那是因為:「『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早已是兩種不同體制的分野,也早已是台灣民主開放社會最珍惜的價值。偏偏連馬前總統都跳出來質疑台灣的民主成就,也偏偏中共官方又急著呼應馬前總統的批判台灣民主,這能不讓台灣民眾,感覺民進黨的『抗中保台』是必要的,讓民眾覺得挺身出來,『支持民進黨不要國民黨』亦屬必要的嗎?」

    蔡詩萍指出,「深藍」嘴裡捍衛中華民國,卻嚴重忽視「此刻中華民國等於台灣」的現實,導致了主流民意酸你「到底是哪裡人?」的認同尷尬。「深藍」喊打喊殺要戰鬥,卻忘了孫中山早就提醒過的重點:「大凡人類,對於一件事,研究當中的道理,最先發生思想;思想貫通以後,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蔡詩萍也直言:「不要憎恨你的敵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他表示這幾年「深藍」的「憎恨民進黨」,已經到了扭曲判斷的高點,這當然是台灣社會穩定的危機,然而,卻更是國民黨的大危機,是藍營要重整旗鼓必要的難關。其實,換個角度看,公投讓「深藍」激切喊出「教訓民進黨」,卻投出這樣的結果。而當天更多的人可能更關心王力宏怎麼從「天王變渣男」、「女性怎麼因愛生恨全力反撲」的兩性平等問題。

    蔡詩萍最後也表示:「這是不是更加提醒了「深藍」,不要那麼在意民進黨,要多在意台灣社會的趨向,多在意台灣的價值流變吧!他直言:「『深藍』『深藍』深到最深處,亦將淪為歷史的泡沫了!」

    ReplyDelete
  7. 從這一群令人敬佩的太陽花學生身上,我看到理性和熱情的完美結合,更對台灣的年青人及台灣的未來充滿希望。他們的成熟和勇敢,不僅來自良師益友的啟發,更是來自對於台灣長年「政治及媒體的腐敗及無能」所產生的堅毅抗性(resilience)。

    學生如同悲慘世界中的尚萬強(Jean Valjean),被社會的不公不義逼到走投無路,甚至被逼到要違反法律。但在「公平正義」和「自身利益」有所衝突時,他們還是為了家人、朋友及社會大愛而昇華,選擇犧牲自已。雖面對賈維爾警長的迫害,但也能了解對方只是善盡其本分,從未以仇恨相向。

    反之,有些人就像悲慘世界中的賈維爾警長,沒有了解到自已堅持的體制之不公不義,更不顧人性,只會訴求「依法辦理」。然而,令人動容的是,賈維爾警長並不是沒有良心,而當他良心發現的時候,發現自已的價值觀全部破碎,最終選擇自殺。我想,一個人過去再如何惡劣、邪惡,最後只要能發現自己的良知,人們總還是會選擇寬恕原諒。

    至於「染黃、染黑、染香蕉」的人,他們只是丑角,如同落魄的酒店老闆夫婦。他們雖然到處作惡,令人感覺很困擾,而且出賣自己,令人感覺不恥,但他們終究是為了自己的生計,在狹縫中求生存,利益在哪那裏,他們就趨附到那裏,可以理解,甚至值得同情。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