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2008

英倫留學(六)國際研討會 Depression: Brain Causes, Body Consequences 籌備及與會心得

Depression不僅僅是大腦的疾患,其相關之的基因、神經、內分泌、免疫等等的分子生理變化,也會牽動身體功能的運作。隨著跨領域研究的合作,我們也愈來愈了解depression對人體整個免疫、心臟血管、內分泌系統造成的影響。今年的四月二日和三日,倫敦大學國王學院Institute of PsychiatryIoP)的「壓力、精神醫學及免疫實驗中心(Laboratory of Stress, Psychiatry and Immunology, SPI-Lab)」在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舉辦了一個國際研討會-Depression: Brain Causes, Body Consequences,主題就在探討depressionbrainbody中間扮演的角色,會中邀請到各國的權威學者來報告,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臨床及基礎研究者共250名與會參加,大會的召集人正是我的指導教授Dr. Carmine Pariante,我們實驗室的成員就是當然的工作人員了。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的會場並不大,頂多只能容納250人和40poster board。出乎我們意料外,報名者遠超過預期,因此最後我們必須拒絕部分的報名者和不適合的投稿。會議當天,會場果真坐滿與會者,工作人員只能坐在走道上,即使到了第二天下午結束前,仍有七、八成的聽眾堅持到底。這個活動並沒有接受任何的廠商贊助,演講者和與會者的期待多是data-driven的內容(相對上也更加艱澀),但因為2keynote lectures7symposiums26speeches都很吸引人,而與會的也大多是來自世界各地同一領域的研究者,這樣難得的學術盛宴,大家都不願錯失任何一場的聆聽。
Open Lecture是由來自Atlanta Emory University的大師-Professor Charles Nemeroff來開場,題目是 “Is depression a disorder of the whole body?” 他在這場精彩的演說中利用platelet clotting cascad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 inflammation的機制來串聯憂鬱症和身體的疾患,特別是心臟血管方面的問題,而這三個重要的機制也成為兩天會議中眾所討論的主題,例如法國的Prof Robert Dantzer、愛爾蘭的Prof Ted Dinan、英國的Dr. Anthony CleareProf Andrew Steptoe…等也都著重在這些機制,特別是免疫上的機制,報告他們從事的相關研究。
Monoamine theory雖然在探討depression時是舉足輕重,但並不能完全解釋憂鬱症的病因,尤其是探討到對人體整個系統造成影響時,monoamine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Professor Phillip Cowen from Oxford)。相較之下,HPA axisglucocorticoids的關聯性和研究在這方面就比較有遠景(Prof Goodyer from CambridgeProf Alan Schatzberg from Stanford)。來自BelgiumDr Stephan Claes把他們最近在憂鬱症患者中,位於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上ER22/23EK mutationfindings提出來討論,GR是壓力(stress)調控的重要機制,因此也有學者稱GR geneStress GeneER22/23EK mutation可以造成GR-AGR-Bhigh expression,因此有其功能上的意義。來自GermanyDr Peter Gass則是報告他們如何利用基因工程的技術,把GR mutant mice拿來做為animal model的相關研究。
提到depressionphysical illnessimmuneHPA axis,就絕對會討論stress這個大議題,也有學者們報告他們如何利用這樣的機制來做為animal modelDr Paul John Lucassen from NetherlandsProf Steve Maier from ColoradoProf Jonathan Seckl from Edinburgh),而在人類的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的研究中,也有世界知名的Prof Terrie Moffittfrom IoP)報告她和夫婿Prof Avshalom Caspi發表在Science的大作。NIHProf Stephen Suomi的演講 “Can we model depression in monkeys?” 令人印象深刻,他是著名的Henry HarlowEmotional Attachment in Rhesus Monkeys)的門徒,他選出數十張Rhesus Monkeys精彩的「生活照」,用說故事的方式把他們實驗室的發現傳遞出來,演講的方式十分別出心裁。
如果要說令我真正耳目一新的題材的話,恐怕是會議中兩位人類學家用演化的角度來探討憂鬱症的報告。兩位學者不僅把人體做為整個系統來看,更把整個演化過程緃向來看憂鬱症產生的機制,來自VancouverProf Bernard Crespi先說明研究adaptive theory的三大方法:Functional design (What does the trait do?); Comparative, phylogenetic methods (How has the trait evolved, and how is variation in the trait associated with variation in environments?); Measurement of selection (How does variation in the trait, or its genetic underpinnings, covary with measures of fitness)。從上述三種不同的方法來看憂鬱情緒和憂鬱症時,方便我們區別情緒在演化史上adaptation, trade-offs and maladaptation的三大層次(功能)。Prof Crespi更利用genomic model來看人類心智演化中分子層次的關聯性,這是十分新穎的領域。來自Michigan的大師Prof Randolph Nesse則否定情緒在演化史有adaptation功用的假說,他認為人類在在順境(propitious)時high mood有助於人類「成就」其「目標」,而在逆境(unpropitious,現實生活上難以達成的目標,例如母親渴望兒子戒毒)時,low mood有保護人類「消耗能量」的作用。其實從演化的觀點,不但可以深入思考精神疾病的精神病理學的本質、提供基因研究和詮釋基因研究結果的新方向、也可以嘗試研究動物模式時給予新的啟示。
從這一次國際會議的工作中,不僅從會議上學到許多的新知、認識許多研究上的前輩與同儕,更從舉辦會議的過程中,學習到行政上的實務,不論是場地的選擇、餐飲的決定、論文和壁報的徵求,甚至是演講者的邀請等等,讓我深刻體會到研究工作和行政工作雖是截然不同的事務,但在學術領域上卻是息息相關的。以本次的活動為例,IoP有一位專職的Events Manager來協助相關之行政事務,在一年前就開始參加每一次的籌備會議,這些管理的人才是IoP正式的人員編制,本身具備專業的行政能力與溝通技巧,且透過不同任務的編組進行不同的專案業務(project by project),除了機構內的常規專案會議,也統籌區域或國際性會議的舉辦,甚至寫proposal協助經費的取得,或與企業界合作開創財源,這些學術機構的管理專才對於學術機構有非常重要提升的作用,學術機構聘請專門的行政人才來從事「學術管理」工作的觀念,倒是很值得國內來參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