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9/2021

《憂鬱是因為你的大腦生病了》推薦序 — 破除憂鬱症的迷思,利用實証的整合治療促進大腦健康

 《憂鬱是因為你的大腦生病了》推薦序

破除憂鬱症的迷思,利用實証的整合治療促進大腦健康


蘇冠賓 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台灣引頸企盼多時的憂鬱症衛教專書終於問世!

憂鬱症已經成為本世紀戕害人類健康、造成人類失能最嚴重的疾病,面對全球憂鬱症所帶來的重大負擔,台灣民眾對憂鬱症成因,大都自有一套夾雜宗教、社會、經濟、政治等非醫學的見解,而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很多人心中對醫學和專業都有不同程度的懷疑。相對而言,民眾在內、外、婦、兒、癌症、及其他專科疾病,比較不會有這類主觀的偏見。憂鬱症的病人和家屬在這些基本常識上的教育不足和認知錯誤,會造成憂鬱症防治兩大障礙殛待跨越:一、僅兩成憂鬱症患者就醫,二、藥物治療之外的療法嚴重缺乏。

為什麼憂鬱症患者不願就醫?最主要的原因是從社會大眾到醫療專業者,都充滿了對憂鬱症錯誤的迷思,這包括:(一)、媒體及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病的「污名化及標籤化(stigmatization)」,引發患者潛意識的否認;(二)、憂鬱症患者儘管處在「崩潰」邊緣,仍能耗盡加倍的心力去維持生活和工作表面正常,使周遭親友無法察覺;(三)患者最常表現的並不是情緒或心理不適,反而較常以「非特異性的身體症狀(例如胸悶、疼痛、失眠、疲勞等)」來表現;(四)憂鬱症的病理特質常被誤解,有時甚至精神科及心理衛生工作人員也會有不正確的觀念及態度。《憂鬱是因為你的大腦生病了》一書以對話式的輕鬆口吻,有效傳遞憂鬱症診治最核心的知識,讓讀者透過完整和詳盡的說明和陳述,一一破除針對憂鬱症常見的錯誤觀念。

此外,目前醫學對「治癒憂鬱症」仍束手無策,以藥物為主的治療模式幾乎停留在數十年前單胺藥物發明的時代,數十年來不見突破性發展。根據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憂鬱症臨床研究(STAR*D)的結果顯示:在為期三個月的「第一線血清素抗鬱劑」嚴謹治療下,只有27%病情緩解;而當病患持續配合為期一年「四階段、合併藥物及非藥物的治療」之後,竟仍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沒有改善!如果再考慮上治療中的安慰劑效應,那麼目前銷售最好的第一線抗憂症藥物,需要治療位病人,才能產生和安慰劑的差異,在設計嚴謹的臨床試驗中,科學家要收集數以百計的病患,才能証實抗憂症藥物的療效。簡言之,複雜的憂鬱症若只靠藥物來治療,無非緣木求魚。

心身科在歐洲非常發達。以德國為例,他們在住院中提供精神動力治療、認知心理治療、經顱磁刺激療法、光照治療、營養治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專注於運動的心理治療 (KBT)治療、肌肉放鬆訓練、運動治療等,所以有50%的病患完全不用藥物治療,無論是因病請假住院看診或醫療費用,都在社會認同、法律保護、和醫療保險給付之下被照顧。然而,台灣因為健保制度的限制,預算不足的醫療資源絕大部分都集中在藥物治療和急性控制,非藥物的身心治療之健保給付不合理,自然就無法照顧到心身病患整合性治療之需求。透過《憂鬱是因為你的大腦生病了》一書在憂鬱症整合性治療的介紹,民眾將更加認識「經顱之磁刺激、電刺激、光刺激、營養精神醫學」等,這些在國外已盛行多年的重要治療選項,一起來推動台灣「更安全有效、更創新整合、更有尊嚴」的身心治療。(更多身心保健文章可參考蘇冠賓醫師部落格:https://cobolsu.blogspot.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