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2017

身心整合之全人醫療:營養精神醫學的新時代(演講內容)

身心整合之全人醫療:營養精神醫學的新時代(2017/6/4演講內容)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理事長


營養醫學成為精神醫學的主流
精神醫學現正面臨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面對全球精神疾病所帶來的重大負擔,目前以藥物為主的治療模式無法達成令人滿意的療效。雖然精神疾病發生的原因非常複雜,但經由許多研究顯示,飲食習慣(包含潛在性的營養失調)與精神健康有直接的關聯,而特定營養素的單獨療法或合併療法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我們成立了一個國際學術合作小組,「國際營養精神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utritional Psychiatry Research, ISNPR)」,目的在研究、合作、交流主要研究的證據,來推廣這個新興的領域,並進一步討論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主張營養飲食是決定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善用整合醫學保健身心
根據WHO世衛健康調查報告,「精神、心血管、代謝疾病」是造成人類嚴重失能最主要的原因,而「飲食失調(Dietary Risks)」則是這些疾病失能的頭號危險因子。目前醫學對「治癒精神病」仍束手無策。根據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憂鬱症臨床研究(STAR*D)的結果顯示:四千多位病患在為期三個月的第一線抗鬱劑嚴謹治療下,只有27%病情緩解;而且當病患很合作地配合為期一年「四階段、合併藥物及非藥物的治療」之後,竟仍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沒有改善! 「藥物是實証最豐富的治療的確是事實,藥物治療效果不令人滿意也是事實」。過度強調單一的治療而忽略全人觀點的治療,就失去現代精神醫學帶來的助益。

實証醫學以「隨機分配有控制組」的臨床試驗最為可信。在臨床治療中,大型藥廠投入大量研發經費,收集豐富的臨床試驗資料;加上政府對藥物上市的規範最嚴謹,且有健保給付,藥物自然成為台灣醫療上最被偏重的選擇。然而,面對疾病的複雜,不了解「醫學的極限」、「健保制度偏差」,會「過度強調僵化診斷或單一療法」,忽略「全人觀點的整合醫療」。

泛濫不實的醫療廣告直接傷害病患和民眾
愈來愈多的實証研究支持「整合醫療及營養醫學」對慢性複雜疾病的助益,但是,其中延伸出廣大的「商機」,其中,為害最大的莫過於蓄意利用病患和家屬的無助、無望和無知,來惡意抹黑正統醫學的「反醫」人士,他們為了販售沒有科學驗證過的產品,不惜用虛幻的希望去迷惑無助的病患和家屬,造成民眾「拒醫、懼醫和仇醫」的情緒,直接對病患和家屬造成巨大傷害。
台灣民眾缺乏「非藥物治療」的選擇、也沒有可以信賴的規範和管理

身心介面研究中心和世界營養精神醫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utritional Psychiatry Research, ISNPR)根據嚴謹的基礎試驗和臨床治療的驗證,在 Molecular Psychiatry(2012,影響系數約15)、Biological Psychiatry(2010, 2012, 2014)Lancet Psychiatry(2015,影響系數約12World Psychiatry(2015,影響系數約27)發表臨床指引和治療共識之論文,推薦「飲食調控、保健食品及類藥劑營養品 nutrient-based (nutraceutical) 」對精神健康之幫助,其中抗憂鬱成分,例如:Omega-3s, vitamins B & D, choline, iron, zinc, magnesium, S-adenosylmethionine (SAMe), and amino acids,不但可以做為特定精神疾病患者之單一治療,也可以做為合併藥物或其他療法的輔助治療。

然而,台灣的衛生單位並沒有嚴格規範保健食品,不像處方藥物的品質穩定,醫師推薦病患選購的產品,品質參差不齊,更甚者,藥妝店、診所、以至於醫院的保健商品,也常常充斥著沒有科學驗證過的高價產品。國外雖然有較多品質穩定的產品,但國外優質廠商不一定重視台灣小小的市場。台灣病患在「非藥物治療」的選擇,完全沒有可以信賴的法令規範和完善保障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TSNPR
學會宗旨:促進神經暨精神醫學與營養醫學相關之研究與應用推廣,結合營養科學與大腦科學研究發現,藉由轉譯醫學的創新研究,探究疾病的機轉,並找尋具前瞻性且有效的臨床治療方式,以促進台灣醫學研究發展和群體精神健康福祉為宗旨。

學會近期目標:提昇「營養精神醫學研究」的重要性,並傳播「營養精神醫學研究」的知識,訓練合格的講師和臨床專家;開設營養精神相關教育訓練活動及工作坊;「第七屆身心介面國際研討會」暨TSNPR年會(2017/11/3-4)。
憂鬱症
憂鬱症影響全球十分之一,造成自殺及嚴重失能,戕害社會菁英,已成為21世紀最可怕的疾病 (WHO 2001; Wittchen Science 2012)

蘇冠賓教授及身心介面實驗室研究成果
蘇教授與其團隊多年來的努力,不但找到天然營養物質治療憂鬱症「有效且安全的新療法」、進而結合分子生物學及基因遺傳學探究憂鬱症病因、更進一步與國際研究領袖創建「國際營養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utritional Psychiatry Research (ISNPR) 」,成為推動營養醫學成為精神醫學主流的重要學者。他們在World PsychiatryLancet Psychiatry的論文指出,營養在憂鬱症的病因及治療上有重要的關聯性,卻一直被醫學界所忽略。蘇教授與其MBI-Lab同仁在營養與精神醫學的系列論文不僅被歐美憂鬱症治療指引及教科書所引用,也吸引國際上臨床及學術領域的重視,最近更與台灣的神經科學、精神醫學及營養科學的專家,創立台灣營養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TSNPR,期望以整合性的醫療造福身心患者。


天然的抗鬱物質深海魚油
在臨床使用的原則上,N-3脂肪酸的抗憂成分以 EPAeicosapentaenic acid)為主,建議治療劑量在每天服用含 EPA 超過1克為原則,四週後效果不夠時可以加至2-4克。病患可以自行選購優良製藥 GMP的任何產品,只要成分穩定,療效應該不會受到製造廠商或原料來源的影響(EPA+DHA的濃度建議要超過70%,以免濃度不足影響療效和攝食過多填充之雜質)。基本上,良好的魚油濃縮和精鍊過程可以去除重金屬污染,所以如果服用的是魚油膠囊則比吃魚更加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衛生單位和美國的FDA並沒有嚴格規範保健食品,所以病患選購的產品品質常常參差不齊。

國外優質的廠商不一定重視台灣市場,而大藥廠生產的高品質藥用魚油因為沒有足夠的臨床數據,擔心爭議也不敢建議「藥品仿單標示外使用(Off-Label Use)」或「懷孕使用」(懷孕警訊在美國FDA藥用魚油歸類為C,在澳洲則藥用魚油歸類為B1。然而,FDAAmerican Pregnancy Association在最新的指引中,都建議孕婦多補充omgeag-3 PUFAs。精神科醫師如果對產品不熟,不一定要介入病人選擇,但要密切幫病患持續評估病情,記錄病患自行服用的補充品相關作用。因此,即使具有明確實証的omega-3或藥物治療,對於信任感較低的病患,在診斷、治療和溝通都應該以「態度保守、界限清楚和病人自主」為原則。

參考資料
    營養醫學成為精神醫學的主流
    國際營養精神研究學會之共識聲明摘要
    全人觀點的精神病理診斷與治療
    巨大規模的研究,為何還是偵測不到魚油預防疾病的效果?
    為什麼要質疑、反對、抹黑精神醫學?
    如何分辨「健康食品和另類療法訴求療效」之不實廣告
    改善憂鬱症從日常生活做起
    天然的抗鬱物質深海魚油
    深海魚油在孕婦及產後憂鬱症之應用





2 comments:

  1. Can What We Eat Affect How We Feel?
    Nutritional psychiatrists counsel patients on how better eating may be another tool in helping to eas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d may lead to better mental health.

    Tony Cenicola/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8, 2019
    https://www.nytimes.com/2019/03/28/well/eat/food-mood-depression-anxiety-nutrition-psychiatry.html?smid=nytcore-ios-share

    The patient, a 48-year-old real estate professional in treatment for anxiety and mild depression, revealed that he had eaten three dozen oysters over the weekend.

    His psychiatrist, Dr. Drew Ramsey, an assistant clinical professor of psychiatry at Columbia University, was impressed: “You’re the only person I’ve prescribed them to who came back and said he ate 36!”

    Dr. Ramsey, the author of several books that address food and mental health, is a big fan of oysters. They are rich in vitamin B12, he said, which studies suggest may help to reduce brain shrinkage. They are also well stocked with long chain omega-3 fatty acids, deficiencies of which have been linked to higher risk for suicide and depression.

    But shellfish are not the only food he is enthusiastic about. Dr. Ramsey is a pioneer in the field of nutritional psychiatry, which attempts to apply what science is learning about the impact of nutrition on the brain and mental health.

    Dr. Ramsey argues that a poor diet is a major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epidemic of depression, which is the top driver of disability for Americans aged 15 to 44,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ogether with Samantha Elkrief, a chef and food coach who sits in on many of his patient sessions, he often counsels patients on how better eating may lead to better mental health.

    The irony, he says, is that most Americans are overfed in calories yet starved of the vital array of micronutrients that our brains need, many of which are found in common plant foods. A survey published in 2017 by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eported that only one in 10 adults meets the minimal daily fed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fruit and vegetables — at least one-and-a-half to two cups per day of fruit and two to three cups per day of vegetables.

    Nutritional psychiatrists like Dr. Ramsey prescribe antidepressants and other medications, where appropriate, and engage in talk therapy and other traditional forms of counseling. But they argue that fresh and nutritious food can be a potent addition to the mix of available therapies.

    Americans routinely change what they eat in order to lose weight, control their blood sugar levels and lower artery-clogging cholesterol. But Dr. Ramsey says that it is still rare for peopl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ood needs of the most complex and energy-consuming organ in the body, the human brain.

    The patient Dr. Ramsey was seeing that day credits the nutritional guidance, including cutting down on many of the processed and fried foods and fatty meats that used to be part of his diet, with improving his mood and helping him overcome a long-term addiction to alcohol.

    “It’s one part of the whole package that helps alleviate my depression and helps me to feel better,” he said.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diet on mental functioning is relatively new, and food studies can be difficult to perform and hard to interpret, since so many factors go into what we eat and our general well-being. But a study of more than 12,000 Australians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in 2016 found that individuals who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serving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that they ate reported that they were happier and more satisfied with their life than those whose diets remained the same.

    ReplyDelete
  2. 中醫治療增加癌症病人死亡率?JAMA研究論文惹來了大論戰
    2018-08-17| https://cancer.heho.com.tw/archives/20256

    這篇研究的重點:研究不是說包括中醫的輔助另類醫學「沒有效」,而是說如果一個人接受了另類醫學的療法,他有更大的可能性會拒絕現代醫學療法,導致延誤治療,進而提高了死亡率。

    這幾天《JAMA》出了一篇文章,說包括中醫的「輔助另類醫學」增加了癌症患者的死亡率。這樣大膽的論述,馬上引來了大量的討論聲浪。
    先別急著留言說「哈!我早就說中醫沒效!」或是「這都是西方瞧不起東方古老醫學的假研究」,幫你歸納了一下這篇研究的重點:研究不是說包括中醫的輔助另類醫學「沒有效」,而是說如果一個人接受了另類醫學的療法,他有更大的可能性會拒絕現代醫學療法,導致延誤治療,進而提高了死亡率。

    有看出這兩者的區別了嗎?重點是另類醫學「延誤病情」,而不是「沒有效果」。

    賈伯斯就是個使用另類療法而延誤病情的案例

    這裡給大家舉一個例子,APPLE的創辦人賈伯斯死於胰臟癌併發症,但其實他的病情在非常早期就被發現了,只是賈伯斯說,「我不希望身體被剖開,我不想以這種方式被侵犯,」拒絕了治療。
    他轉而尋求另類醫學的治療方式,像是草藥、針刺、飲食療法等替代療法,甚至還請過靈媒(當然,靈媒恐怕已經超出了另類療法的範疇),就這樣將病情拖了9個月,最後腫瘤擴大、出現轉移,想要治療也為時已晚了。

    何謂輔助另類醫學

    回到這次的研究,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輔助另類醫學(CAM)」,這是指任何聲稱產生醫療效果、提升疾病的治癒率,但並非源於科學方法收集證據的醫療手段。與輔助另類醫學相對的,就是常規現代醫學療法(CCT),也就是大家普遍認知中,去「看醫生」的那種療法。常規現代醫學療法需要經過嚴謹的臨床實驗,來證實療效。

    癌症治療中的輔助另類醫學

    目前在癌症治療中運用的輔助另類醫學療法相當多元,包括植物性草藥、維生素和礦物質、中醫、太極、氣功、針灸、順勢療法、物理療法、自然療法、益生菌、阿育吠陀醫學以及專門的飲食療法等等。

    除了治病,患者也想透過輔助另類醫學療法,來提升生活的品質,據估計,有48%- 88%的癌症患者,會使用輔助另類醫學療法作為常規治療的補充。

    兩類病人比較

    本次的研究中,研究者比較了只接受現代醫學治療的癌症患者,和接受輔助另類醫學療法加上至少一種現代醫學治療的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以及這兩類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研究調用美國國家癌症數據庫中近200萬名患者的數據,這些患者在2004年至2013年間,被確診為非轉移性的乳癌、前列腺癌、肺癌或結腸直腸癌。所有的患者,都至少接受過一種常規現代醫學療法,如手術、放療、化療、荷爾蒙治療。

    在這個前提下,將患者分成了A、B兩組。A組的患者除了常規現代醫學療法,還使用了其他未經證實,由非醫療人員施用的輔助另類醫學療法;B組的患者則是從頭到尾只接受現代醫學治療。

    輔助另類醫學延誤治療讓死亡風險更高

    歸納數據後,研究者發現,輔助另類醫學降低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並帶來更高的死亡風險。輔助另類醫學所導致的死亡風險的提高,很大程度是由於患者拒絕治療和延遲治療導致的。「拒絕治療」因素是導致輔助另類醫學組患者出現死亡風險增高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沒有治療拒絕因素,輔助另類醫學本身並不導致死亡風險的增高(所以中醫擁戴者別著急生氣啊!)。

    所以,研究結論就如同我們上面提到了,一個人接受了另類醫學的療法,他有更大的可能性會拒絕現代醫學療法,導致延誤治療,進而提高了死亡率。

    社經地位越高反而越容易當奧客病人

    這個研究還有一個亮點,推翻了我們既定的想像。我們普遍認為,會接受輔助另類醫學療法並拒絕現代醫學療法的,應該是教育程度不高、地下電台說什麼有效就去買什麼的長輩們;或是社經條件不佳,導致資訊不流通人云亦云的群體。

    但是,研究結果卻恰恰相反!這個美國的研究中,反而是擁有更高教育程度、更多保險、更好社經地位以及更年輕的人,更傾向接受另類醫學的療法。

    專業分工:讓懂的人幫你治病

    說了那麼多,其實總歸一句話,好歹當前現代醫學治療的醫生們也熬了10幾年才能站在這裡替你治病,他們不會把醫死你當樂趣的,而現代醫學治療也是目前證實對大多數人有效的方法,別那麼固執拒絕治療。

    就算你想要嘗試另類療法,也可以跟你的醫生討論,像是華人世界的中醫養生,也屬於另類療法,但也被許多病人甚至醫生採納。與其聽信網上傳言,不如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涉及到專業的問題,請醫生來幫你判斷和解決。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