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2015

台灣對人才吸引力「亞太墊底」,專業人才出走是「國安問題」


台灣對人才吸引力亞太墊底」,專業人才出走是「國安問題」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人才攸關競爭力,三星總裁名言:「一個天才可以養活百萬人。」有影響力才會有資源,才能免於變成丐幫分剩菜。台灣缺乏天然資源,唯一能仰賴的資源就是人才,然而陳腐的官僚體系不但鎖國擋住國外人才進來競爭、更不斷用迂腐退步的制度逼迫人才出走。政府沒有對策,甚至還鄉愿地認為「不認同、不愛國,要走就走」。

媒體報導:留在台灣耕耘為何如此困難?想來的不能來,想留的留不住?
Why professionals are leaving their country?

全球聞名的大師 還要驗學歷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蜚聲海外的知名學者,從美國被挖角來台,竟被要求提出博士班在學期間的成績單及學歷證明,還要繳交出入境證明;由於沒有台灣的教授證書,大學聘任他時,除了系教評會、院校評會、校教評會的三級三審之外,還要增加外審;大師級的學者,要填一大堆表格,前後折騰了四個月,才獲得聘任。
政大商學院院長唐揆搖頭苦笑,他都當上美國普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國內學術圈很多人都認識他,「我連教育部的頂大計畫、國科會的獎勵計畫,都擔任過審查委員,怎麼還跟我要學歷證明?」至於出入境紀錄,則是要以資證明幾十年前曾經出國深造。唐揆記得,他去申請普度大學博士班成績單時,同仁狐疑的看著他:「副院長幹嘛申請卅年前的成績單?」唐揆拿到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三年的博士班成績單,還得寄到芝加哥去認證。幸好美國重視個人隱私,這件事才沒張揚開來變成國際笑話。


但如果外籍學者要帶妻小來台,得先找出結婚證書和小孩的出生證明,證明這個女人、小孩確實是自己的老婆和骨肉。但如果學者人在A國,之前在B國結婚生子,他還要回B國進行結婚證書、出生證明的驗證。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說,外籍學者如果要跟台灣民眾一樣領退休金,必須先歸化中華民國籍,並放棄原本的國籍,「是一種對外國人的歧視。」
在台灣的白領外勞也不能採用帳戶帶著走的勞退新制。外籍學者感嘆,台灣的制度常有對外籍人士的「排他、歧視、不願幫外人想辦法」的心態:「為何你回到母國,還能拿台灣的錢?」「你回到母國,如何把勞退帳戶的錢寄給你?」「如果你又再次來台工作,採用勞退新制,要如何採計?」


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但如果我跟海外人才談好,簽特案上去,沒被批准怎麼辦?」徐爵民表示,工研院有董事會,如果胡亂用人,根本過不了董事會那關。「如果我找一個國際級的人才來台研發,給了第一年的研究經費,誰知道第二年的預算會不會被砍?」工研院每年約八十億元的研發經費十年沒變,政府一年的科技預算約一千億元,但三星一年的研發預算就有約新台幣三千億元,我們怎麼留得住人才?
薪資遠低於國際行情,不時又要遭受「肥貓」的罵名,「肯留在台灣工作的人才,一定要很愛台灣。」徐爵民苦笑說。2013/03/12 聯合報】


台大「火星人計畫」只能留1名 。教育部:「我們人才太多了,請問別國有誰要?」 (2015/7/13)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376727
台大去年透過特殊選才管道,挑選數學績優生(俗稱火星人計畫),台大數學系主任李瑩英說,當時有幾位火星人同列第二名,分數也很高,不過,「教育部不希望台大搶走太多優秀學生」,但馬上被香港中文大學祭出數百萬元全額獎學金「搶人」,讓她十分扼腕。

陸大學登徵才廣告 大舉挖我高階人才教育部的反應竟是大陸在台登廣告是否違法?
http://udn.com/news/story/9213/1428595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108/770398/

台灣專業人才出走潮,將成世界第一 (2015/7/13) 
http://buzzorange.com/2015/07/13/brain-drain-outflow-of-talent-will-be-the-trend-in-tw/
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 (Oxford Economics) 的 2021 年國際人才報告,台灣人才外流世界第一。其中專業人才外移佔外移人口 61.1%,意思是說,每 10 個外流人才,就有 6 個人是專業人才。

高教不鬆綁 死路一條 2018/02/21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80221/1301065/ 
知名法律學者劉孔中自中研院提前退休後在新加坡及中國大陸教書,投書痛陳台灣高教種種弊端已然積重難返,就令人觸目驚心。


台灣低薪與人才外流的真相
http://starken.pixnet.net/blog/post/43982836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朱經武表示,美國很重視留住人才,外籍博士生一畢業就給一張綠卡,同時也想辦法幫助他們留下來創業。美國的想法是「全世界的人才都是我的」。他認為,台灣也要有這種胸襟,「大陸人才如果能夠幫台灣創造新的奇蹟,為何不用他?」
人才攸關競爭力。二○○一年至○九年,朱經武擔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時,利用他的人脈延攬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入校,讓香港科大擠入QS世界大學排名亞洲第四。從國際看台灣,他看到不少問題。 「台灣給大學的科技經費不少,但有很多條例,買東西也要管,教授還被約談,這很ridiculous(荒謬),好像台灣教授都在貪汙。這是會計制度有問題。」

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台灣政府當時為什麼要讓我過得這麼辛苦?」John,廿六歲的澳洲青年,大學時拿台灣獎學金來念書,想留在台灣,卻因法令規定外國專業人士來台,需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而無法如願。
他認為,很多來台念書的外國青年想透過工作融入台灣生活,剛畢業是他們對台灣最感興趣之際,但因法令限制,紛紛跑到大陸去。John後來也去了北京,台灣當初給的獎學金,彷彿為人作嫁。
勞委會:必須保障本土勞工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羅清華說,一定要開放國家才會興旺,美國、香港、新加坡都到大陸找人才,新加坡國立大學有百分之四十是大陸學生,但台灣還在問,「我們的教育資源為什麼要給大陸用?」

記者王彩鸝、陳雲上╱台北報導
白領人才進不來,學界和產業界一致疾呼,台灣必須先敞開心胸,放棄繁瑣嚴苛的行政程序,才能打開攬才的大門,否則「國際化」永遠是空談。
更讓他感慨的是,台灣想提供人才「加碼待遇」,還要擔心被貼上「肥貓」標籤。「拜託!我們這裡的肥貓,到國外像老鼠!」
什麼是國際化?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說,「國際化」就是「國際標準」,舉例來說,美國教授升遷,半頁文件就搞定,但台灣的大學教授升遷都是厚厚一本。他強調,台灣要追求國際化,就得先從「國際標準」做起。
稅務稽查更常讓國際大師「忍無可忍」。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說,台灣是「單據證明主義國家」,所得稅申報時的各種免稅額、扣除額,都須出示單據。國外沒有戶口名簿,很難找到所謂「父母的生存證明文件」,只好以父母親為名的房子水電費或電話費資料,來證明海外父母「還活著」。這些為了防弊而衍生的消極或負面管制,讓台灣更難引進國外人才,再不改變,台灣將陷入人才進不來的死結。

台灣高階人才流失 全球最嚴重 (2012)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92745-99489

一位跨國公司金融主管:我的員工裡,台灣人薪水只比菲律賓高,早就比不上大陸與印尼。一位交大MBA高材生:我的工作被2、3位22K(「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因薪水為2萬2千元,簡稱22K方案)搶走,台灣找工作太難只能到國外。
 低薪苦勞逼走人才。根據OECD報告,台灣流失人口的高教育者比率最高。儘管人才出走,台灣還排拒外籍專業人士。一位被派駐來台的外籍主管,花5個月家人還來不了。沒有人才,台灣哪來競爭力?


天下雜誌專刊 642期 2018-02-26

台大教授被挖角:留在台大,我不會變強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8358
天下雜誌642期  文 程晏鈴  2018-02-26
去加拿大面試,整個包裹飛機票飯店,院長跟我討論很多次,不斷問我需要什麼,現在也直接跟院長秘書談工作簽證的問題,還幫我找房子,甚至出搬家費用。這些都是投資,但是台灣沒有這種觀念,台大如果要面試,台大會出機票錢嗎?
制度沒有跟國際接軌,還有財務薪資都是問題。台灣的大學沒有彈性,教育部不要限制學校,要相信夠優秀的人,可以做出夠優秀的事。

葉丙成:人才兩頭流失,觸目驚心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8352
網摘精選  文 葉丙成  2018-02-26
「臺灣年輕的、中年的優秀人才,都被國外勢力紛紛的挖走了。一堆人還自我安慰說,祝福他們去國外好好發展,日後再回頭拉臺灣一把?」香港的大學可以對學測高分的學生開說明會,為什麼臺大不開?

台灣教授逃亡潮 以後誰來教大學生?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8353
天下雜誌642期  文 程晏鈴  2018-02-26
台灣在延攬與培育人才的競爭力愈來愈弱。攤開教育部的數字,2012年全台新進教師超過1000名,但2016年只剩不到700人,減少超過三成。賀陳弘分析,一方面是因少子化,各大學預算普遍減少,聘人愈趨保守;另一方面,薪資沒有競爭力,國內外的師資儲備人才量比以前來得少。


「愛台灣, 就是畢業了先不要回來」
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689&nid=9034
Y.C.Hung/2017/12/05

留在海外的台灣人好像分成兩種:一種是一天到晚高喊台灣是鬼島,所以死都不肯回去的人;另一種則是認真愛台灣的人,只是仍看不到回去時機。或許,在台灣,也有極端的兩種人:一種是喜愛用酸言酸語,瘋狂抨擊留在海外的人「你這個『不純的台灣人』(不了解台灣、自以為是、家裡有錢、靠爸靠媽、捧外國人、貶低自己人)說什麼我都不想聽!」;而另一種人,則是過度自卑地認為:「台灣什麼都不好,所以國外對台灣的所有批評都是對的。」


《人才去哪兒?》淚「很愛台灣 但回不去了⋯」是誰關上了回家的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ufoM0Sugs&feature=share


精神醫學界擔憂目前精神科健保給付不合理的低落,若醫師太多會影響收入,因而推動訓練員額減量(即減少醫學生選擇精神科的機會)。
精神科在不良的醫療環境下,其實更應該思考如何搶到最好的人才,並創造好的訓練環境來培養精神醫學界、仍至於醫界領袖。精神科醫師的員額可以減少,但其動機不該是出自壟斷心態,維護既得利益。員額的減少可能造成人才流失,但這也不一定是必然結果,問題是,若用分贓思考模式(院院有獎)來解決員額減少的問題,萬一有些訓練醫院並不能提供健全的訓練,或為了評鑑而招募不適合的住院醫師,恐相對造成精神醫界的退步。






5 comments:

  1. 全球聞名的大師 還要驗學歷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7655/737044

    蜚聲海外的知名學者,從美國被挖角來台,竟被要求提出博士班在學期間的成績單及學歷證明,還要繳交出入境證明;由於沒有台灣的教授證書,大學聘任他時,除了系教評會、院校評會、校教評會的三級三審之外,還要增加外審;大師級的學者,要填一大堆表格,前後折騰了四個月,才獲得聘任。
    提起兩年前這段經歷,政大商學院院長唐揆搖頭苦笑,他都當上美國普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國內學術圈很多人都認識他,「我連教育部的頂大計畫、國科會的獎勵計畫,都擔任過審查委員,怎麼還跟我要學歷證明?」

    唐揆記得,他去申請普度大學博士班成績單時,同仁狐疑的看著他:「副院長幹嘛申請卅年前的成績單?」唐揆拿到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三年的博士班成績單,還得寄到芝加哥去認證。幸好美國重視個人隱私,這件事才沒張揚開來變成國際笑話。

    至於出入境紀錄,則是要以資證明唐揆曾經出國到美國深造。

    「台灣從國外攬才,很大的困難是被一堆法令僵固住。」唐揆說,美國大學想聘人,校長有權直接批了,沒有繁雜的行政程序,即使是聘年輕學者,也要讓他感到被尊重。

    「優秀人才,大家都在搶。」唐揆三年前在普度大學曾面談過一個很優秀的女博士,從台灣赴美深造,畢業後同時有十幾所大學搶著聘她,最後她選擇到麻省理工學院任教。

    相較之下,自己延宕了四個月,才拿到聘書,唐揆說,若不是一心想回台灣貢獻,換作別人,恐怕熱情都消退了。這些僵化的規定,能讓人才感到「我真的受歡迎,你們真的很希望我來嗎?」

    唐揆說,美國從「相信」出發,要聘一個還沒畢業的人,只要指導教授寫一封信說,他已通過口試,再過幾個月就畢業,聘任的大學就接受。

    畢竟對台灣的情感太深厚,唐揆緩頰說,大學的人事主管也希望學校趕快聘到人才,問題是他們有很多法令要遵守,犯錯要付很大代價,因此就會「一切照規定來」。

    ReplyDelete
  2. 來台工作限制多 外籍學者:台灣制度排他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7655/737053

    台灣對外籍人士來台工作的限制多、法令嚴,讓許多外國人感嘆「不友善」,形成台灣的人才問題。 報系資料照片
    許多民間企業和學術單位近年延攬外籍人才,常因法令和制度而受阻;台灣研究機構主管感嘆,外籍學者來台如果要帶家眷,關卡更多,如果再不改善,最後台灣可能只對外國單身漢有吸引力,但單身學者在台灣退休後,領到的退休金還不夠他回母國過完下半輩子。

    中央研究院隸屬於總統府,相較於一般大學,延攬海外學者的限制較少。中研院延攬外國學者來台做研究,可直接讓學者辦簽證;一般大學還得先向勞工局辦理外籍學者的工作證。

    但如果外籍學者要帶妻小來台,得先找出結婚證書和小孩的出生證明,證明這個女人、小孩確實是自己的老婆和骨肉。但如果學者人在A國,之前在B國結婚生子,他還要回B國進行結婚證書、出生證明的驗證。

    這時,他和家人如果運氣好,可以直接拿到台灣的外僑居留證,但如果拿到的只是短期的停留簽證,來台後還要再續辦外僑居留證;即使拿到外僑居留證,每一到三年還要再辦延期。如果家屬拿到的只是停留簽證,他與老婆的結婚證明、小孩的出生證明,還必須另找特定的翻譯機構翻譯成中文才行。

    「延攬外籍學者,退休金是最大的問題」,中研院天文所半數以上研究人員是外國籍,天文所所長賀曾樸說,外籍學者若在台退休,只能領一次退而不能領月退俸,他們回到高物價的歐美母國,很難安度餘生。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說,外籍學者如果要跟台灣民眾一樣領退休金,必須先歸化中華民國籍,並放棄原本的國籍,「是一種對外國人的歧視。」

    在台灣的白領外勞也不能採用帳戶帶著走的勞退新制。外籍學者感嘆,台灣的制度常有對外籍人士的「排他、歧視、不願幫外人想辦法」的心態:「為何你回到母國,還能拿台灣的錢?」「你回到母國,如何把勞退帳戶的錢寄給你?」「如果你又再次來台工作,採用勞退新制,要如何採計?」

    ReplyDelete
  3. 薪水低於行情 還要被叫肥貓…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7655/737067

    香港某大學幾年前想挖角專攻中國思想史的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開出了月薪台幣八十萬元加宿舍,這樣的薪資是台灣教授薪水的八倍。工研院一名光電領域的主管,年薪約一百五十萬元,遭大陸企業以近新台幣七百萬元的年薪挖角。原本在台大教書的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副總裁吳恩柏,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大陸崛起是人類歷史上近百年來的大事,會去香港,是希望能就近觀察並參與。

    「大陸用人很敢給,業界找人才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徐爵民認為,除了錢之外,台灣整個大環境的氛圍並不利台灣在國際上搶才、留才。社會輿論一片撻伐「肥貓」聲浪下,公立機構財團法人成員的薪資不得超過部長級待遇,後來因延攬高階人才的聲浪擋不住,才規定放寬為可以特案處理。

    「但如果我跟海外人才談好,簽特案上去,沒被批准怎麼辦?」徐爵民表示,工研院有董事會,如果胡亂用人,根本過不了董事會那關。「如果我找一個國際級的人才來台研發,給了第一年的研究經費,誰知道第二年的預算會不會被砍?」工研院每年約八十億元的研發經費十年沒變,政府一年的科技預算約一千億元,但三星一年的研發預算就有約新台幣三千億元,我們怎麼留得住人才?

    薪資遠低於國際行情,不時又要遭受「肥貓」的罵名,「肯留在台灣工作的人才,一定要很愛台灣。」徐爵民苦笑說。

    大陸地方大、發展機會多,不光是挖角台灣人,美國、歐洲好的人才也在挖。徐爵民認為,在人才國際流動頻繁的今日,不要把去大陸工作的人才當成「叛國」,反而應回頭檢討台灣的發展機會、薪資條件為何留不住人。

    「台灣的人才危機是個沉重的問題」,徐爵民說,一九九○年到兩千年,科學園區剛開始發展,「偉大的計畫加上股票分紅」,是吸引不少留美人才回台灣的誘因。他坦言,這幾年去海外找人,台灣能給的誘因比十幾年前少很多。但他認為,優秀的人才要能源源不絕進來,靠學校教育,以及自己培養比向外挖角實在。

    ReplyDelete
  4. 海外高薪挖角 台灣人才留不住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7655/737064

    日前,中國杭州最大食品集團「娃哈哈」,看到媒體報導「 台灣十分之九的生技博士找不到工作」,立即急CALL台灣的人力銀行,希望能將這十分之九的生技博士引至「娃哈哈」,因為對中國來說,搶人才是急迫的大事,絕對不惜重本「全拿」。

    相對之下,台灣人才滿地卻屢遭閒置,沒有適當的「職缺」安插,空有人才、卻無法運用。1111人力銀行副總何啟聖感慨地表示,「台灣不是沒有人才,而是人才沒有舞台」。

    咱的人才 向陸港星淨輸出

    近年,台灣高階人才不斷向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淨輸出」。從早期的大學教授、中研院、工研院等高階人才智庫被挖走;以至金融、證券、創投高手投奔大陸,年薪各以「台幣換成人民幣」的五倍起跳;近年來高科技業者、尤其面板業更是陸企的最愛。

    台灣高階人才近年不斷出走,大舉赴大陸發展,從學術界到金融、證券、服務和高科技業,...
    台灣高階人才近年不斷出走,大舉赴大陸發展,從學術界到金融、證券、服務和高科技業,都有台商、台幹和台灣學者留下的足跡,與奉獻的成果。 記者盧振昇╱攝影
    最新的挖角熱潮更轉向服務業,大陸不僅關注台灣「王品」打造出的服務品牌,更開出五倍年薪要搶SOGO百貨店長,7-11等超商也成了部分省市政府點名「一次統包」擬挖角培訓的人才,台灣產業鏈從上到下、從軟體到硬體一路流失,接著還有那些人才要被挖走?

    無所不挖 陸複製三星模式

    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秘書長羅懷家指出,大陸第二大面板廠華星光電,不到四年砸重本從台灣奇美電、華映、友達挖走重要主管。華星光電複製早年韓國三星「無所不挖」的模式,一旦中國技術成熟壯大,台灣面板廠的生存令人擔憂。

    近年來台灣輸出的人才特質不斷翻新,有如「過季商品」!只要大陸一跟上進度、原技術專家就不再被挖角,因為大陸自己有能力自製、自產、自銷,大陸的挖角對象,永遠鎖定下一個「新技術」。

    以金融為例,大陸為打造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不斷自海外延攬人才。早期禮遇台灣高官,如前財政部次長戴立寧、期交所專家,協助大陸建立市場交易法制,第一批人才的重點是為「制度建立」。

    台金融業 「被剝了多層皮」

    信用卡等消費金融業務,則是第二批挖角重點。熟悉金融界的人士說,大陸銀行界大手筆搶人,台灣高階主管轉戰大陸金融圈的不計其數,光中信銀信用卡部就「被剝了多層皮」,歷任副總仲躋偉、陳昆德、陳俊仁等人先後帶隊跳槽至大陸的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洙海銀行等,台新銀行財務部風控協理王博民、台北富邦銀行信用卡資深協理詹文虎,也先後服務深發銀行首席財務官、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總監等,為大陸銀行業打開了消金市場。

    二○一○年,前花旗銀行台灣區總裁利明獻奉派接下大陸廣發銀行行長;二○一一年,前台新銀行營運長計葵生轉戰中國平安保險集團首席創新執行官,兼平安財富通公司董事長和CEO,年底接下中國平安集團副總一職,金融圈挖角風似乎才告一段落。

    國際賭場 來台灣找接待員

    不但高階人才遭大陸挖角,台灣優質的服務人力也成了亞洲各國挖角對象。最特別的是,國際四大賭場集團透過台灣人力公司物色「賭場VIP高級接待員」,包括新加坡、澳門、菲律賓均打出比台灣高出數倍行情來聘請「VIP高級接待員」。

    據開出的行情,大學畢業新鮮人每月起薪四至七萬元、小費另計。資格比照空姐,身高一六五公分以上、簡易英文會話。某賭場一口氣訂了一百二十位年輕貌美的高級接待員,估算這幾年,台灣輸出四、五百名「賭場高級接待員」,而這些是台灣本地沒有的「工作」,也造就了台灣人力輸出的另一種新興行業。

    ReplyDelete
  5. 台灣對人才吸引力 亞太7國墊底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929521
    2015-11-04 06:00

    WEF全球競爭力指數(GCI)的「吸引人才」分項指標排名

    建議政府 放寬外人來台限制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歐洲商會(ECCT)昨發表一年一度的政策建議書,歐洲商會理事長白邦德(Bernd Barkey)指出,在亞太七國中,台灣對人才的吸引力敬陪末座,建議政府放寬外籍人士來台限制,民間企業也應改變心態,不能再把員工當成生產線裝配員,實施僵固的打卡工時制度。

    歐洲商會以「果敢行動:迎向不確定的年代」為題,針對人口結構、國際化、能源、健保、人才、觀光等六大領域提出建議。白邦德引用世界經濟論壇(WEF)二○一五年全球競爭力指數表示,台灣與鄰近的香港、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泰國相比,在「吸引人才」一項落後。

    歐洲商會指出,各國都在爭取人才,台灣若要維持經濟成長和競爭力,應參考這些國家留才的做法。歐洲商會指出,目前外籍專業人士來台仍有不合理限制,例如企業短期調派人員,工作簽證的申請過程極為繁瑣,讓企業在人手短缺時無從因應。

    歐洲商會也希望替外籍居民爭取國民年金待遇,及擁有永久居留權人士從現行須每年在台居住半年放寬至每五年至少回台一次。

    在人才培育上,歐洲商會建議,隨著生育率下降,大學註冊人數劇減,政府教育經費也應調整,「必須做出痛苦的決定,關閉一些中小學及大學」。白邦德認為,整頓教育機構所省下的經費,可用於基礎科學研究或社會福利等其他支出,才是更睿智的做法。

    呼籲企業 不要把員工當裝配員
    此外,白邦德表示,企業主必須創造更有彈性的工作環境,「目前大多數私人企業仍維持上個世紀的心態,把員工當作生產線裝配員,必須打卡、嚴格執行工時。但把員工待在辦公室的時數與生產力劃上等號,已是落伍的概念」,建議雇主應調整工作職責,放寬工時限制。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