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lescence 混沌少年時》觀影評論:一鏡到底的殘酷青春與數位疫情的警示
Netflix 推出的英國迷你影集《Adolescence》(中文譯名《混沌少年時》 ),以其大膽創新的一鏡到底拍攝手法、引人入勝的緊湊懸疑故事、以及對數位化童年議題的深刻探討,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與討論。本劇講述13歲少年傑米因涉嫌謀殺同校女同學而被捕,隨著劇情發展,逐步揭示悲劇背後的動機與更深層次的社會議題。
數位化童年和精彩故事的特色題材
《Adolescence》的故事並非傳統的「誰是兇手」,而更著重於「為何發生」。透過四集各自獨立卻又相互關聯的一小時單鏡頭敘事,觀眾如同身臨其境地觀察傑米被捕後的家庭、學校、審訊以及心理評估等不同場景。編劇Jack Thorne和Stephen Graham巧妙地將青少年在網路社群環境下所面臨的壓力、霸凌、同儕關係、性別認同,以及新興的網路次文化等議題融入劇情之中。
劇中深刻描繪網路次文化及其對青少年思想的侵蝕。透過凱蒂在 Instagram 上使用Emoji「紅色藥丸」、「爆炸」以及「100分」等社群暗語,嘲諷傑米是「Incel, Involuntary Celibate 非自願單身」,引發網路酸民一起對他「霸凌」,揭示了當代青少年使用加密語言(encrypted language)來傳遞訊息、建立身份認同和表達立場 。這些看似無害的表情符號,在特定的網路社群中卻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含義,公眾人物在「男權之圈」散播的厭女情緒和扭曲的男性氣概觀念,對青少年產生了極為負面的影響。
數位疫情下的青少年悲歌(以下劇透讀者自行斟酌)
本劇不僅以引人入勝的敘事手法抓住觀眾目光,更深刻地探討了當代青少年在數位化環境下成長所面臨的困境,而這些困境與我最近發表的論文中 (Su.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2025 March, In Press),提出的「數位疫情毒性機制」有著深刻的共鳴:
一、AI 演算法的情緒觸發與負面內容放大:儘管劇中並未直接呈現 AI 演算法如何運作,但網友在 Instagram 上對傑米的負面標籤,以及「Incel」等負面意識形態在網路社群中的快速傳播,都暗示了演算法可能在此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放大具有爭議性和負面情緒的內容,使得青少年更容易被推文並受到這些思想的影響。
二、惡意使用者的網路霸凌與有害意識形態傳播:網民在社群媒體上使用帶有負面標籤的表情符號來嘲諷傑米,以及同學們之間可能的議論和排擠,都屬於新型態的網路霸凌。z世代的霸凌和傳統「恃強凌弱、以大欺小」的惡霸有極大的差異,從第二集中警探因兒子亞當不忍心爸爸像無頭蒼蠅辦案,才了解青少年在 Ig 上使用表情符號的暗語,這些符號在成人眼中看似無害或好感,但在特定的網路次文化中卻承載著複雜且往往負面的含義。劇中未強調匿名性,但網路環境的特性使得個體在線上互動時可能更加肆無忌憚,更容易發表攻擊性言論或參與霸凌行為,這也加劇了數位環境的毒性。
三、心理健康問題未被察覺的使用者無意間助長毒性環境:劇中只是在社群媒體上發表看似無害言論的青少年,可能完全未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潛在傷害。這種缺乏同理心和對網路言論後果的忽視,在數位環境中卻可能累積成巨大的毒性,對心理脆弱的個體加深孤立和負面情緒。在數位環境中,負面同儕影響更容易擴散,這可能會加劇青少年的心理危機,甚至增加自殺和自殘的風險。劇中雖然聚焦於暴力行為,但其心理根源與這些風險因素密切相關。
不可思議一鏡到底的拍攝技術
《Adolescence》最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便是其一鏡到底拍攝技術。每一集長達約一小時的劇情,都由一個不間斷的鏡頭完成,這不僅對導演Philip Barantini的調度能力、攝影團隊的技術水平,以及所有演員的臨場反應和演技,都具有極高的挑戰性。這種拍攝方式營造了極度的真實感和沉浸感,觀眾彷彿置身於故事場景之中,直接感受到角色們的情緒波動和壓力。
尤其在第二集中,劇組更是運用了Drone shot(無人機拍攝)的創新手法,鏡頭從學校的一名學生跟隨至交通號誌,然後無縫切換至無人機,橫跨整個小鎮到達謀殺現場,最終平穩地降落並過渡到主角臉上的動人的特寫演出。這一精湛的技術運用,不僅展現了劇組的創意,更巧妙地將不同空間和敘事線索連接起來。心理學家和小主角在第三集中一鏡到底的心理側寫和鑑定過程,這種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趨使演員全情投入,情感的累積和爆發更加自然和真實。
演員精湛的演技
本劇短短四集,每集從不同角度切入,逐步揭示事件的真相,給多位角色絕佳的機會,每一位也都針對角色的內心和情緒轉變做出極為細膩的詮釋。同時擔任主角和編劇的Stephen Graham是英國最好的男演員之一,在本劇的動人演出相當傑出,最後一幕尤具感染力。
特別更令人驚艷的是15歲的小主角Owen Cooper,他的角色在劇中展現出暴衝行為、對他人權利的漠視、面對指控時缺乏悔意或同理心,而在與臨床心理學家互動時表現出的激烈情緒波動、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以及對被遺棄的恐懼,顯露出潛在的B類群人格障礙特徵等...,在小主角演譯下可謂出神入化。這是他第一次的銀幕演出,而且在份量最重的第三集雙人劇,據說是本劇最早拍的一集,也就是說,Owen Cooper第一次在鏡頭前的亮相,就直接挑戰難度超高的角色,而且是表現完美的天才封神之作了。
《Adolescence》是一部極具力量和啟發性的影集。它不僅以創新的拍攝手法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沈重故事,更深刻地揭示了數位化童年所帶來的挑戰和風險。透過這部劇,我們可以更直觀地看到我在最近發表的論文中提出的「數位疫情」的毒性機制,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行為。這部劇的成功,也再次提醒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更健康、更安全的數位環境,保護我們的下一代免受網路世界的負面侵害。正如劇集所展現的,青少年問題是複雜且多層次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以及科技平台的共同關注和積極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