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2025

精神醫療「過度用藥」或「用藥不足」?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憂鬱症中心身心介面研究中心主持人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注意:治療藥物的調整和停用牽涉到複雜且專業的醫學評估, 

具有一定的風險,請務必和醫師討論,切勿私自進行。


都對、也都錯!


精神醫療「過度用藥」?對、也錯!精神病人接受治療比例低,考慮藥物處方量的確不成比例,特別是憂鬱症和焦慮症就醫不足,只有五分之一的憂鬱症會尋求醫療協助,該用藥而拒絕用藥比例高;用藥後未完成療程而提早中斷治療比例過高。然而,一旦接受治療,精神科藥物的使用被過度依賴,許多病人可能在不必要的情況下,長期服用鎮定劑或安眠藥等高成癮風險藥物,增加潛在副作用風險,減低生活品質


一本關於「停用精神科藥物的教科書


Maudsley Guidelines 長年來出版精神治療的系列教科書,是全世界精神科醫師都會參考的重要文獻。有異於過去暢銷、不斷再版的 The Maudsley Prescribing Guidelines,他們今年出版了一本關於安全「停用」精神科藥物的指南,書名為《The Maudsley Deprescribing Guidelines》。作者是為英國倫敦NHS基金會信託的心理藥物「減量」診所的精神病學臨床醫生和倫敦國王學院的心理藥理學教授,特別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紹安全停用Benzodiazepines and Z-drugs、另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紹安全停用Antidepressants


安全停用精神科藥物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並非只是簡單地依照既定的減量方案逐步遞減藥物劑量,而是需要考量藥物、個體差異和生活環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並根據病人個別情況進行調整。良好的醫病溝通和病人積極參與至關重要。停藥速度應平衡快速停藥和長時間接觸藥物的風險。此外,需區分身體依賴性和成癮、誤用和濫用,並借鑒病人專家和倡導者的經驗。



書中的前言特別指出病人和臨床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至關重要。病人應充分了解停藥的益處和風險,並積極參與制定減量方案。應被鼓勵主動表達自身的感受和疑慮,並與臨床醫生共同討論停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臨床醫生則應仔細聆聽病人的意見,並以同理心和耐心引導病人,建立互信的醫病關係。依賴性是對長期使用藥物的生理和心理層面的問題,臨床醫生應能準確區分兩者,避免對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污名化和歧視。

停藥作為一種治療


為什麼要停藥?停藥的理由包括:

  • 藥物已達到預期療效,病人症狀已緩解。
  • 病人出現無法忍受的副作用。
  • 病人希望嘗試非藥物治療,例如心理治療或生活型態調整。
  • 長期使用藥物的風險超過益處,例如某些藥物可能增加跌倒或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
  • 病人本身希望停藥,即使臨床醫生認為繼續用藥可能有益。

停藥 (deprescribing) 是指有計劃且在監督下減少或停止藥物治療的過程,其前提是現有或潛在的藥物危害大於現有或潛在的益處。停藥越來越被視為良好處方行為的關鍵要素,包括在劑量過高時降低劑量,以及在不再需要藥物時停藥。停藥需要處方者具備與開立處方時相同的技能和經驗,同時也需要藥師和其他醫療保健人員的支持才能獲得最佳結果。重要的是,停藥過程應以病人為中心,以確保藥物最佳化。


原書 Chapter 3 何時以及為何要停用 BZDs 和 Z-­drugs(第297頁;第304頁)


一般建議,服用 BZDs 或 Z-drugs 超過 4 週的患者都應該被提供停藥的選項。這些藥物停用的主要原因包含:

  • 藥物的副作用(有些患者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些症狀是 BZDs 造成的);
  • 患者的處方超過 4 週後藥效降低(患者和開立處方的醫師不一定都能察覺);
  • 潛在的長期危害,包含跌倒、認知障礙、骨折和交通事故的風險增加;
  • 理性化用藥(例如,減少多重用藥)。

談論停用 BZDs 和 Z-drugs 的處方:建議每次與長期服用 BZDs 或 Z-drugs 的患者看診時,都應該提出並討論停藥的可能性。讓患者參與停藥決定的過程至關重要。這包括:

  • 與患者討論持續服用與停用一種或多種精神科藥物的益處與危害;
  • 探討潛在的障礙和促進因素,包括既有的信念、家人和專業人員的支持(或缺乏支持),以及現有的應對技巧;
  • 教育患者關於藥物戒斷症狀的知識,以及如何處理這些症狀;和
  • 共同制定一個漸進式的減量計畫,並說明在減量過程中可能需要調整劑量。

重要的是要了解患者對停用 Benzodiazepines 和 Z-drugs 的疑慮和期望。向他們保證,如果戒斷症狀難以忍受,可以放慢減量速度或暫時回到之前較高的劑量。不應該強迫患者在違反他們意願的情況下進行減量和停藥。


16/01/2025

跳脫框架思考輕度憂鬱症的一線治療:Nutraceuticals 的潛力和角色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憂鬱症中心身心介面研究中心主持人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憂鬱症仍然是最普遍的精神疾病之一,影響全球約 10% 的人口。傳統抗憂鬱藥的療效有限。常見的抗憂鬱藥的臨床試驗中,對照組的安慰劑反應率可以高達 40%,例如 Escitalopram、Duloxetine 和 Agomelatine 等藥物的NNT (Number Needed to Treat) 分別為 8、7 和 8,這表示平均每治療7到8名患者,才能產生一位和安慰劑的差異,真正幫助1人從藥物中獲益(若 NNT愈大,表示治療效益愈弱)。此外,即使在 STAR*D 臨床試驗中,第一線抗憂鬱症藥物的緩解率也只有35%,經過多輪抗憂鬱藥或心理治療,一年後仍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無法緩解。藥物可能會產生多種副作用,使臨床治療的挑戰更加複雜,這些挑戰促使我們批判性地反思目前抗憂鬱藥的使用中的效益-風險平衡


目前英國國家健康與照護卓越研究院 (NICE) 的指南建議不要將抗憂鬱藥物作為輕度憂鬱症的第一線常規治療。 抗憂鬱劑和安慰劑之間的效應量統計學差異不大,在輕度憂鬱症中難以被偵測,最主要是因為安慰劑效應太過顯著。然而,在治療輕度憂鬱症的情境中使用安慰劑,是過於大膽而激進的想法,會引發重大的倫理問題,不過,如果處方具有抗憂鬱功效的營養保健品,例如二十碳五烯酸 (EPA),可能有助於解決這一倫理困境。



EPA 是一種重要的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PUFA),在臨床試驗中已被證明具有抗憂鬱作用。富含 EPA 的配方(EPA ≥ 60%)比富含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配方更有效。與安慰劑效應相比,Omega-3 PUFA 的反應率為 25%-40%,其 NNT 約為 8,而純 EPA 配方的 NNT 為 4。雖然在不同臨床試驗的情境下比較 EPA 和抗憂鬱藥的 NNT 並不適當,但這些對比可以突顯 Omega-3 PUFA 的抗憂鬱潛力。且在安全性方面,EPA 的耐受性通常良好,副作用輕微,僅腹瀉、味覺障礙,以及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增加出血傾向。


EPA 良好的風險-效益特徵使其成為輕度憂鬱症一線治療的絕佳選擇,特別是在特殊人群中,例如患有臨床憂鬱症的孕產期婦女、兒童、青少年。根據國際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ISNPR) 的憂鬱症治療指南,建議的每日劑量應為 1-2 克的淨 EPA,可以來自純 EPA 或 EPA/DHA(>2:1)配方。如果患者沒有反應,則需要評估 Omega-3 PUFA 補充劑的品質。為了確保品質和療效,不熟悉補充劑產品的精神科醫生可能會考慮開處方型 Omega-3 脂肪酸 (RxOM3FAs)。Omega-3 PUFA 可以調節腸道微生物群並減少全身性發炎,這與憂鬱症和肥胖症共病密切相關。新興研究進一步支持 EPA 在減少發炎和調節神經可塑性方面的作用,這在憂鬱症的病理生理學中至關重要。例如,EPA 的抗炎作用源於其下調促炎細胞激素的能力,並通過增強海馬體神經生成來促進神經保護。


維生素 D 是一種神經活性類固醇,其受體廣泛分佈於腦組織中,也被證明有望作為憂鬱症的輔助療法。 它的作用是通過調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增強神經可塑性和減少全身性發炎來介導的,在每天 1,500 至 5,000 IU 的劑量下持續 8-20 週,特別是在維生素 D 缺乏的個體中,也有研究支持其療效。


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營養保健品處方(Nutraceuticals)在心理健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營養保健品改善輕度憂鬱症也有合理的理論依據。然而,實施營養保健品介入仍需要克服許多系統性的障礙。根據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TSNPR) 的論文論述,臨床醫生培訓、跨學科合作、以及與業界合作確保高品質產品的提供,是推動將營養保健品納入心理健康照護的重要關鍵。


總之,越來越多的證據突顯了傳統抗憂鬱藥在輕度憂鬱症中的益處不如預期中有效,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一線治療。 EPA 等營養保健品提供了合乎倫理考量、更安全且具有成本效益的選擇,是值得「跳脫框架思考」的考量。通過解決憂鬱症的生物學基礎,這些介入措施提供了一種有希望的途徑,可以在改善患者預後的同時減輕傳統治療帶來的風險。為了充分發揮其潛力,必須共同努力,通過教育、合作和嚴格的品質保證,將營養保健品納入常規臨床照護。



這一篇評論文章摘譯自Psychiatric Annals邀稿的論文,該期刊是美國精神醫療人員閱讀的科普雜誌,本文的目的主要希望精神科醫師「跳脫框架」重新思考輕度憂鬱症的一線治療。論文另一位主要作者是鄭思維醫師是MBI-Lab一位優秀同仁,從大學學生時期就投入研究,思惟的研究成果從基因至人工智慧(AI)之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之精神醫學應用,未來更立志成為一位傑出的精神科醫師!

15/01/2025

調和內在的交響樂團:演化中的壓力、發炎、飲食和生活型態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憂鬱症中心身心介面研究中心主持人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目的:本回顧論文探討都市化、壓力、發炎、飲食、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數位化作為影響憂鬱症的關鍵因素,強調在心理健康和介入中納入整合性和演化觀點的必要性。


研究結果: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常見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急遽增加,同時自殺、失業和離婚率也同步上升。演化觀點認為,過去有利於生存的機制,例如壓力反應和發炎過程,可能在現代都市環境中導致心理健康挑戰。此外,Z 世代的心理健康危機凸顯了數位演化的影響,從以遊戲為基礎的童年轉變為以手機為基礎的童年,這顯著促成了憂鬱症發生率的上升。近期研究強調營養精神醫學、晝夜節律調節、正念和抗發炎生活方式介入在減輕憂鬱症狀方面的重要作用。


總結:我們的演化遺產和快速社會變遷之間的相互作用,創造了一種導致憂鬱症的多元因素。了解這些在壓力反應、發炎過程、飲食轉變、晝夜節律紊亂和數位化方面的演化錯配,為憂鬱症的病因提供了新的見解。這種整體和諧新角度,概念化為「調和內在的交響樂團」,為預防和治療策略提供了有潛力的途徑,以解決現代世界中憂鬱症的多方面病理過程。


全文下載 論文出處Su KP. Harmonizing the inner orchestra: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and evolution of stress, inflammation, diet, and lifestyles in depression. Curr Opin Psychiatry. 2024 Dec 2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804221.


引言


近幾十年來,常見精神疾病的盛行率驚人地增加。一項發表在《刺胳針》上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台灣常見精神疾病的盛行率在二十年間翻了一倍,從 11% 增至 23%,與此同時,自殺率、失業率和離婚率也同步上升。這趨勢並非台灣獨有,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全球半數人口在一生中至少會經歷一次任何精神疾病,四分之一至少會經歷一次臨床憂鬱症


這些趨勢在都市化地區尤其令人擔憂。都市化導致久坐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飲食模式、晝夜節律失調和壓力水平升高,這些都是導致憂鬱症病理生理學的重要因素。憂鬱症發病率急劇上升,部分原因可歸因於人類演化適應與現代生活需求之間的錯配。演化生物學認為,人類祖先的壓力反應原本是為了應對眼前的生存威脅,但在現代都市環境下,面對長期心理壓力時,這些機制可能適得其反。此外,發炎傾向是人類免疫系統演化的遺產,在沒有急性感染但存在慢性壓力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情況下,會加劇憂鬱症的風險。


營養神經科學已成為一個有前景的領域,強調飲食,特別是 Omega-3 脂肪酸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同樣地,由於晝夜節律和褪黑激素水平會影響睡眠和整體心理健康。「協調內在的交響樂團」的概念應運而生,成為理解和應對現代社會中憂鬱症多方面本質的隱喻。本綜論旨在闡明這些演化錯配在憂鬱症日益流行和整體干預中的潛在作用。


都市化與壓力的演化理論


壓力一直被認為是導致憂鬱症的重要因素,演化理論為壓力的作用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在人類祖先所處的環境中,急性壓力反應對生存至關重要,使人類祖先能夠對眼前的威脅做出迅速反應。這種由杏仁核和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 (HPA) 軸介導的「戰鬥或逃跑」反應涉及快速的生理變化,如心跳加快、警覺性提高以及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激增。然而,現代都市化世界的壓力本質截然不同。工作壓力、社會關係、和經濟問題等因素造成的慢性心理壓力,會持續激活壓力反應系統。人類古老的壓力反應系統以杏仁核為核心,無法區分危及生命的狀況和即將到來的職場簡報,而與急性壓力不同,慢性壓力會導致 HPA 軸長期激活和皮質醇持續釋放,這會對大腦功能和心理健康產生有害影響。長期暴露於高皮質醇水平與海馬迴萎縮、神經生成受損和神經傳遞物質系統紊亂有關,所有這些都與憂鬱症有關。


壓力反應系統的演化錯配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受到壓力相關憂鬱症的影響血清素轉運體基因上的短等位基因 (5-HTTLPR 的 s 型) 等變異,促進了更敏感的壓力反應,可能在人類祖先的環境中賦予了生存優勢,但在現代環境中,這些變異可能使個體更容易患上憂鬱症。此外,這種演化觀點強調了發展應對機制的重要性,這些機制可以在壓力反應不具適應性的情況下有效地「緩和」壓力反應。正念練習、認知行為療法和其他減壓策略可以被視為重新訓練人類古老的壓力反應系統,使其更好地應對現代壓力源的方法


慢性低階發炎


發炎是憂鬱症病理生理學中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其根源在於演化生物學。在人類祖先所處的環境中,主要的生存威脅是感染和傷害,這就需要強大的免疫反應。發炎反應更強的人更有可能在這些威脅中生存下來並將其基因傳遞下去,導致對促發炎基因變異的物競天擇。在原始叢林中,人類接觸到致病性極低的生物體會誘導調節性T細胞和B細胞、M2巨噬細胞以及轉化生長因子-β (TGF-β) 和介白素-10 等抗發炎細胞因子的產生。這種生命早期的抗發炎免疫功能,平衡了基因選擇產生的發炎傾向,創造了一個穩定平衡。



然而,在現代都市化世界中,這種微妙的平衡已被打破。人類現在生活在更加衛生的環境中,減少了接觸那些非致命性免疫調節病源體。同時,人類面臨著新型壓力源,主要是心理和社會壓力源,而不是病源或傷口的壓力源,這些壓力源會以不適應的方式激活古老的防禦系統。除了演化遺傳偏向發炎和抗發炎機制的不適應性發展之外,心理壓力、不良飲食和久坐的生活方式等其他因素導致的低階發炎會擾亂神經可塑性、改變神經傳遞物質代謝、激活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並產生系統性的生理影響,從而導致憂鬱症的發展以及相關的慢性生理後果。總之,發炎的演化理論為理解人類古老生物學與現代環境之間的複雜關係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框架,並強調了心理健康需要採取整體方法


飲食、大腦演化與憂鬱症


飲食在大腦健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中 Omega-3 脂肪酸是大腦健康和大腦演化中最受關注的營養素。例如,一篇發表在《自然評論:神經科學》上的有趣文章提出,攝取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海岸飲食在提高大腦/體重比(也稱為腦化指數)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使得黑猩猩演化成人類時在生存和繁殖方面具有關鍵優勢。這種飲食轉變發生在大約 10 萬到 2 萬年前,與重大的認知進步相吻合,這些進步賦予了早期人類關鍵的生存和繁殖優勢。


人類 Omega-3 脂肪酸攝入量的演化錯配在都市化社會中尤為明顯。在現代飲食中,Omega-3 與 Omega-6 脂肪酸的比例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從高比例的1:1轉變為低比例1:20。這種飲食失衡與慢性低度發炎、憂鬱症發病率增加和其他慢性疾病有關。Omega-3 脂肪酸,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和二十碳五烯酸 (EPA) 對維持細胞膜完整性、神經傳遞、抗發炎和抗氧化過程至關重要,並促進中神經系統的清除功能。研究表明,傳統上魚類消費量高的族群,如日本和地中海國家,憂鬱症發病率較低。相反地,Omega-3 脂肪酸血液濃度低與憂鬱症和自殺風險增加有關。Omega-3 脂肪酸補充劑已被證明可以通過調節發炎途徑、增強神經生成和防止氧化壓力來減輕憂鬱症狀。干預性研究表明,補充 Omega-3 脂肪酸,特別是富含 EPA 的配方,在治療憂鬱症方面具有潛力。這些發現支持了演化理論,即人類大腦適於在 Omega-3 脂肪酸水平較高的情況下發揮最佳功能,而現代飲食中通常缺乏 Omega-3 脂肪酸。


晝夜節律和生活方式影響的演化理論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人類祖先的生活與自然的光暗週期同步,晝夜節律調節著睡眠、荷爾蒙釋放和各種生理過程。下視丘中的視交叉上核 (SCN) 充當主時鐘,同步全身的外周時鐘。褪黑激素是一種在黑暗中產生的荷爾蒙,對調節睡眠-覺醒週期至關重要。由於暴露於人造光或不規律的睡眠時間導致褪黑激素產生減少,可能會損害睡眠品質並加劇憂鬱症和焦慮症狀。維持規律的晝夜節律和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支持褪黑激素的產生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除了調節睡眠的功能外,褪黑激素還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發炎特性。因此,暴露於人造光導致褪黑激素產生受到抑制,可能會加劇與憂鬱症相關的慢性低度發炎。


生活方式因素在維持晝夜健康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代生活方式的特點是人造光、不規律的睡眠模式和輪班工作,這些都會擾亂自然節律,導致睡眠障礙和常見精神疾病風險增加,包括焦慮症、憂鬱症、雙相情感障礙和神經認知障礙。飲食是另一個影響因素;不規律的進餐時間和高脂肪飲食已被證明會影響時鐘基因表達和晝夜調節。體育活動或缺乏體育活動也會影響晝夜節律,久坐的生活方式會導致晝夜節律失調。


中醫對這種演化觀點提供了一個有趣的佐證,即「臟腑時鐘」的概念。中醫認為,每個器官系統在 24 小時的週期內都有一個功能高峰期。例如,肝被認為在凌晨 1 點到 3 點之間最活躍,而現代生活方式通常是在這個時間段暴露於人造光或進行活動,而不是睡覺。正念和減壓技巧可以通過調節壓力反應和促進放鬆來進一步支持晝夜健康,從而提高睡眠品質。鼓勵規律的體育活動和白天暴露在自然光下可以增強晝夜節律同步。食療,包括進餐時間和攝入支持晝夜調節的營養素(如褪黑激素),也可能是有益的。


數位演化與 Z 世代的心理健康危機


社會的數位化從根本上改變了 Z 世代(1995 年至 2010 年出生)的發展環境,由於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兒童時期從以玩耍為主(Play-based)轉變為以手機為主(Phone-based)。從歷史上看,玩耍對社交互動、體育活動和發展應對技巧至關重要,它促進了社會規範、韌性和創造力。智慧型手機和數位媒體的普遍使用顯著減少了傳統的玩耍時間,阻礙了基本社會和情感能力的習得,並影響了認知和情感發展。


現代的教養方式在物質世界中表現出越來越多的過度保護,由於安全問題限制了兒童的獨立性,這阻礙了自主性和韌性的發展,和演化上提高生存的本能背倒而馳。矛盾的是,這種過度保護並沒有延伸到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中,兒童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瀏覽社群媒體,暴露於網路霸凌和不健康的社會比較中。自 2010 年左右智慧型手機問世以來,青少年中的焦慮和憂鬱情緒顯著上升。智慧型手機加劇了社會比較和同伴認可的壓力,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與睡眠障礙、體育活動減少和網路霸凌風險增加有關,所有這些都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線上互動的即時性放大了人們的不足感和害怕錯失的恐懼,加劇了焦慮和憂鬱。AI運算法所推播的文章和圖片創造了一個扭曲的現實,在關鍵的發展階段增加了精神病理化的風險。


古代智慧應對現代苦難


為了應對導致現代精神疾病的演化錯配,古老的智慧反而提供了寶貴的解方。正念、冥想、瑜伽、飲食、太極拳和氣功等傳統運動,以及中藥和針灸,可以通過與人類的演化的本能,來減緩都市化的負面影響,幫助調和「內在的交響樂團」。


源於古代東方傳統的正念和冥想促進了當下意識和情緒平衡。這些做法可以通過增強前額葉皮層對杏仁核的調節來重新校準壓力反應系統,從而減少 HPA 軸的過度激活。研究表明,通過正念干預可以顯著減少憂鬱症和焦慮症狀。它們還促進神經可塑性並調節與壓力相關的神經通路,同時減少與憂鬱症相關的促發炎細胞因子。


古代飲食強調富含必需營養素、抗氧化劑和抗發炎化合物的天然完整食物,支持大腦健康。地中海飲食等傳統飲食與較低的憂鬱症發病率有關,類似於富含纖維和高 Omega-3/Omega-6 比例的祖先飲食模式。現代西方飲食會加劇發炎和氧化壓力,加劇憂鬱症狀。增加 Omega-3 脂肪酸、抗氧化劑和維生素 B 的營養干預措施已被證明在緩解憂鬱症方面具有前景


中醫利用運動、草藥療法、食療和針灸來治療和預防心理健康疾病。太極拳和氣功結合了身體運動、呼吸控制和冥想,以促進健康和平衡。這些練習可以改善身體健康、增強免疫功能和減輕壓力,從而減少憂鬱症和焦慮症狀。可以調節 HPA 軸、降低皮質醇水平、促進副交感神經活動,並通過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BDNF) 水平來增強神經可塑性。逍遙散等草藥具有抗憂鬱特性,可以調節神經傳遞物質和減少發炎。針灸會影響神經傳遞物質水平、調節 HPA 軸、減少促發炎細胞因子並促進神經生成,從而有效減輕身心症狀。將中醫臟腑時鐘等傳統概念與現代科學理解相結合,突出了將生活方式與生物節律保持一致的重要性。通過認識到晝夜調節的演化基礎,人類可以制定整體策略來預防和治療憂鬱症,強調將內部時鐘與外部環境同步。


起源於古印度哲學的瑜伽是一種整體身心干預措施,其對心理健康的益處,特別是在憂鬱症和焦慮症方面的益處也漸受認可。通過結合體式(asana)、呼吸控制(pranayama)和冥想,瑜伽可以調節 HPA 軸、降低皮質醇水平並增強副交感神經活動,從而減輕與精神疾病相關的壓力反應。研究支持了瑜伽在改善情緒、減少憂鬱症和焦慮症狀以及通過前額葉皮層等情緒調節區域的結構變化促進神經可塑性方面的功效。瑜伽還可以提升血清素和 γ-胺基丁酸 (GABA) 等關鍵神經傳遞物質,這些神經傳遞物質對情緒調節至關重要,並顯示出潛在的神經保護作用,使其成為傳統心理健康治療的寶貴輔助療法。


結論


演化適應與快速都市化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了影響心理健康的重大錯配。壓力反應、發炎過程、飲食模式、晝夜節律、生活方式因素和數位化都導致了憂鬱症發病率的上升。從演化的角度理解這些因素,可以為其潛在機制提供寶貴的見解。正念、飲食改變、傳統運動和中醫療法等療法與人類的生物需求相一致,可以減輕現代生活方式的不利影響。應對數位化帶來的獨特挑戰,特別是 Z 世代面臨的挑戰,對於制定全面策略來減輕與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普遍使用相關的心理健康危機至關重要。


整合療法(概念化為「協調內在的交響樂團」)通過將現代生活方式與人類演化生物學相結合,來應對憂鬱症的多方面本質。*來的研究應側重於針對這些領域的個人化介入措施,如補充 Omega-3 脂肪酸、正念和抗發炎生活方式的調整,這些措施可以提供有前景且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此外,了解影響個體對這些干預措施反應的遺傳和表型因素對於制定個人化療法至關重要。



關鍵字:晝夜節律、演化精神病學、發炎、Omega-3 脂肪酸、都市化


  • 都市化和現代生活型態會導致壓力、發炎和生理時鐘中斷,加劇憂鬱症發生率。
  • 壓力反應和免疫功能的演化錯配,適應於原始叢林生存,卻加劇了現代人慢性心理健康問題。
  • Omega-3 脂肪酸、正念、瑜伽和冥想,可能透過減少發炎和重新校準壓力反應來增進心理健康。
  • 採用整合療法,解決生活型態、飲食和演化錯配,可以有效地減輕現代憂鬱症。


27/12/2024

穿戴式經顱光生物調節療法:助攻憂鬱症與睡眠困擾的新選擇

穿戴式經顱光生物調節療法:助攻憂鬱症與睡眠困擾的新選擇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憂鬱症中心身心介面研究中心主持人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重度憂鬱症(MDD)患者常常同時面臨睡眠困擾,這不僅加重病情,也影響生活品質。本研究和哈佛大學的團隊合作,利用雙盲安慰劑的試驗設計,測試了一種創新的近紅外經顱光生物調節(tPBM)穿戴式頭帶技術,48位參與者每天使用頭帶20分鐘,持續8週。結果發現,tPBM組在睡眠改善上效果顯著,參與者普遍認為這種頭帶易於使用且安全,為tPBM在居家輔助療法中的應用提供了重要依據,但未來需要進一步優化設備參數並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 全文可以在三十天內透過連結下載:https://doi.org/10.1016/j.jad.2024.12.065

你是否曾聽過隨身式的頭帶能幫助改善憂鬱症和睡眠問題?身心介面研究中心團隊與哈佛大學合作的最新研究(預定2025/3/1刊登於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探索了一種名為近紅外經顱光生物調節(transcranial photobiomodulation, tPBM)的頭帶裝置,是否能幫助患有憂鬱症(MDD)的人改善心情與睡眠。 恭喜第一作者谷醫師,代表團隊發表這篇非常出色的研究,不僅探索了新技術在憂鬱症治療中的應用,更讓新科技可以貼近患者臨床上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實際需求,為非侵入性腦刺激設備的應用提供了更豐富的科學依據,提供未來臨床研究更具體的方向。

Guu TW, Cassano P, Li WJ, Tseng YH, Ho WY, Lin YT, Lin SY, Chang JP, Mischoulon D, Su KP. Wearable, self-administered transcranial photobiomodulation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sleep: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sham-controlled trial. J Affect Disord 2025 (March 1); 372:635-642. doi: 10.1016/j.jad.2024.12.06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706483.

研究是怎麼進行的? 我們研究招募了48位18到75歲的MDD患者,分成兩組:一組用真正的tPBM頭帶,另一組使用外觀、產熱、光色都一樣,但沒有真正光能量的假裝頭帶。每天使用20分鐘,持續8週,並在第12週進行後續評估。研究人員用量表來測量參與者的憂鬱症狀和睡眠質量,像是著名的Hamilton憂鬱量表(HAM-D)和匹茲堡睡眠品質指數(PSQI)。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對照組(sham組)設計,使用的設備是在外觀及操作上皆與tPBM組的設備完全相同,例如顯示燈光的顏色和亮度、以及啟用後的表面溫度,均模擬實驗設備的效果,從而避免參與者通過外觀或感知分辨設備類型。唯一的不同在於sham設備不會發出具有治療效果的近紅外光能量,而僅通過內部的電阻裝置產生輕微的熱量。為進一步確保雙盲,研究人員及評估人員也不接觸設備的內部細節,並由獨立研究人員負責分配設備,確保所有參與者和工作人員均對分組情況不知情。

結果如何? 結果顯示tPBM組和假裝組在改善憂鬱症狀上差不多,但在提升睡眠質量方面,tPBM組的效果非常明顯。從第二週開始,tPBM組的睡眠得分顯著降低,並且效果持續到試驗結束。此外,這種頭帶的使用方式被大多數人接受,沒有人出現嚴重副作用。 

這意味著什麼? tPBM頭帶在改善睡眠方面有潛力,尤其對那些不方便頻繁到診所的患者來說,是一種安全且方便的輔助療法。雖然在改善憂鬱症狀上效果有限,但它對睡眠的幫助已讓人期待未來更大規模的研究。此外,這是身心介面研究中心與哈佛大學專家合作多年的成果,一方面提升了研究設計和數據分析的品質,讓研究結果更具說服力,更展現了台灣在國際合作研究領域的實力。

下一步該怎麼做? 建議未來研究可以調整頭帶的光能量劑量,並測試在不同時間使用的效果。此外,樣本量也需要擴大,才能更準確地評估它的作用。 本研究的缺點包括:1. 樣本量不足:受COVID-19疫情限制,樣本量小可能影響統計效能,尤其在HAM-D與BDI的組間比較上未能顯示顯著差異。2. 治療劑量的局限:tPBM劑量可能不足以產生顯著抗憂鬱效果,建議未來研究嘗試不同劑量設置。3. 缺乏治療時間記錄:儘管部分參與者選擇夜間使用,但缺乏精確的使用時間數據,可能限制對治療時段效果的分析。

註:tPBM設備的近紅外光參數是採用波長850奈米的近紅外光,以40赫茲的脈衝模式運作,脈衝週期為19%,平均輻照度為18毫瓦/平方公分,峰值輻照度約為95毫瓦/平方公分。每次治療時間為20至40分鐘,單次治療的總能量輸出介於22至43焦耳/平方公分,每日最大輸出能量達到4.7千焦耳。

圖2:HAM-D與PSQI變化趨勢圖顯示試驗期間tPBM組與sham組在憂鬱與睡眠指標上的變化。兩組的HAM-D分數都隨時間下降,但無顯著組間差異;而PSQI分數的改善則在tPBM組中顯著優於對照組。






07/12/2024

英雄聯盟奧術 (Arcane):和故事一樣卓越的藝術性與音樂表現

英雄聯盟奧術 (Arcane):和故事一樣卓越的藝術性與音樂表現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安南醫院副院長

憂鬱症中心身心介面研究中心主持人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期待三年的英雄聯盟奧術 (Arcane) 第二季總算出來了!太精彩了,許多深度解析也紛紛出爐,從劇情、角色到心理層面都做了詳盡的剖析。然而卻往往忽略了 Arcane 最為耀眼奪目的地方:那便是其登峰造極的動畫藝術性與音樂表現。這些視聽語言的精妙運用,才是 Arcane 能夠如此打動人心的關鍵所在。


一個成功的作品往往需要多種元素的協調配合。 Arcane 正是如此,除了傑出的故事結構、劇情和角色,這部成功的動畫更透過完美藝術創作與音樂結合,創造出獨特而令人難忘的感官體驗。



Arcane 的「動畫風格」獨樹一格,將手繪的細膩質感與 3D 技術的流暢動態完美融合。 每一個角色的動作都充滿張力,表情細膩入微,彷彿擁有真實的靈魂。場景設計更是美不勝收,精緻的細節、大膽的色彩運用和出色的光影效果。透過寫實的紋理與透視手法,讓皮爾托福和佐恩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城市鮮活地呈現在觀眾眼前;抽象的筆觸與形狀解構,成為敘事的潛台詞,呈現角色內心的混亂、焦慮與矛盾;童稚風格和繪本風格滲透在角色回憶片段或夢境中,營造出天真、憧憬與未被污染的純淨之感。Arcane 將全然不同的畫風巧妙完美融合,例如,在一場緊張的戰鬥場景中,人物表情或許以極度細緻的寫實筆法表現出疼痛與頑強,背景則採用抽象色塊與線條強化對立張力,同時在轉場片刻插入繪本式的溫柔畫面,呼應角色昔日回憶或價值初衷。Arcane 的每一幀畫面都如同精心繪製的藝術品,令整部作品像是一場高水準的畫展,值得細細品味。



「音樂」在 Arcane 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並非僅僅是背景音樂,而是與劇情、角色的情感起伏緊密相連。 在生死對決與張力高昂的場面中的重金屬;在街頭、底層、反叛、冒險中帶出角色不安定卻活力四射的搖滾和嘻哈;爵士樂和民謠同時觸動市集傳統記憶和內心的掙扎...,創造出獨特而多層次的聽覺體驗。 每一段音樂都精準地烘托了角色的情緒,推動了劇情發展,例如Heimerdinger面臨著他發明的毀滅性後果,在市集中以吟遊歌者的形象,彈奏斑鳩詠唱這首 Spin the Wheel,象徵著海默丁格的個人成長,從僵化的決定論、承認犯錯、自我質疑、到擁抱不完美、接受不可預測性的世界觀;加上二分半鐘的精彩MV,一氣呵成,令人印象深刻。



長篇解析只見故事,不見藝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試圖用複雜的理論和框架來解構故事,卻忽略了作品本身最直觀、最感性的藝術魅力。每一集 Arcane 都像是一部精心製作的 MV,尤其是第二季,就如同系列高水準 MV 串聯而成的藝術長篇。Arcane 的成功,不僅在於它精彩的劇情和角色,更在於它將動畫、音樂和敘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創造出獨特而令人難忘的視聽盛宴。 它不僅僅是一部動畫作品,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