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2014

醫學背後的抹黑會對病患造成實質的傷害

醫學背後的抹黑會對病患造成實質的傷害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院副院長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游乾桂「教室裡的問題兒童」一文(2019/2/10),主張「不應該就醫」、「病名是不可承受之重」、「小孩的病都是父母的問題」、「心智科醫師只會開藥」…,而刊登這種文章幫作者賣書的「商業周刊」,成為抹黑醫學而對病患造成實質傷害背後的幫凶;日前陳宜姍藥師抹黑精神醫學一文(2015/8/6),其中自由時報也成為傳播潛在傷害病患訊息的幫凶;先前針對蘋果日報刊登陶昌文醫師抹黑精神醫學一文(2014/6/7),第一時間有亞東紀念醫院傅柏畯護理師仗義直言(2014/6/8),2014/6/10有澄清綜合醫院劉金明主任及馬偕新竹分院吳易澄主任用心一一澄清。

「反精神醫學人士」如果是針對精神醫學的本身的局限、專業能力不足、或不當執業者的提出質疑,那麼精神醫學界應當謙卑接受並檢討改善。然而,「反精神醫學人士」的偏見,如果是基於善意關心卻不小心誤導了民眾,那麼精神醫學界應當出面澄清並導正。最惡劣的動機是,有少部分「反精神醫學」的人士,是為了販售沒有經過專業嚴格驗證過的產品、或者販售演講、上節目或著書(以專家身分謀利),此時如果媒體報導或刊登之前未經查證,就會無意間傷害到不幸的病患和弱勢的家屬。


「反精神醫學」或「山達基」人士,常常利用社會上出現的社會悲劇,得到趁火打劫的機會,把助人的精神科醫師妖魔化,造成病患對醫師不信任,使得「應該治療、可以治療」的病患「排斥治療、恐懼治療、延誤治療」,於是對病患造成「實質的傷害」。當然可以理解,這些後遺症都是「言論自由」的社會付出的必要代價,只是這些代價並不是由媒體和反精神醫學人士來承受,而是由不幸的病患和弱勢的家屬來承受時,精神醫學界就應當有所回應及澄清。

為了減少言論自由的災害,大眾對訊息的篩選和掌握應更加謹慎。反醫學人士和媒體都是知識分子,而且不至於故意害人,但如果對民眾及社會造成直接的傷害,政府衛生單位和醫學會就要給予適當規範。為了減少過度診斷和新藥過度促銷,醫界要有自我監督的機轉,輔導專業技能不足或缺少畢業後訓練的醫師,處罰執業不當及違反利益衝突規範的同僚。醫療除罪化,讓醫師更願意接受同儕的檢驗,也更放心糾正同儕的疏失,以提升病患的福祉。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40612/41497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