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2/2017

過度使用網路和3C

過度使用網路和3C

蘇冠賓
中國醫藥大學 精神醫學及神經科學教授

18歲的小陳沉迷於電腦遊戲,下課回家就關在臥室玩到天亮,爺爺多次勸導無果,於是關閉家中總電源,孫子卻氣不過,衝到廚房拿起菜刀,在爺爺房門上連砍31刀,砍到警察來才收手,令人怵目驚心(ETtoday, 2017/4/25


2018年3月,台北市三民國小一名小五男童,疑似因為父母沒收手機而跳樓輕生;「這跟毒品上癮一樣,有戒斷症候群。」自由, 2018/3/7


未來20到30年,目前最年輕的世代將接手管理政府和企業,這些人成長時把臉書、藥癮與網路團體當成主要的因應挑戰機制,而不是依靠真正的生物連結。預計我們會看到憂鬱症、藥物濫用、自殺,以及其他反社會行為逐漸增加。在2000年後發生的所有槍擊事件中,超過70%的兇手出生在1980年後,很多人只有14、15歲而已。有些人全都感覺孤獨,覺得自己是異類,跟學校、社區或家庭也都非常疏離( 關鍵評論, 2017/01/11 

沉迷電玩 WHO將列為疾病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63675

〔編譯魏國金、記者林惠琴/綜合報導〕一旦沉迷電玩到廢寢忘食、無法自拔的程度,在臨床上將是精神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預定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納入其明年公布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修訂版(ICD-11)中。對此,我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表示,國內一向參考國際作法,加上過去調查發現,我國十二至十八歲青少年約八%有網路、電玩成癮風險,嚴重可能影響日常生活作息;若世衛組織確定新增「電玩失調症」,台灣也會跟進。

根據ICD-11草案,「電玩失調症」是一種持續或重複發生的電玩行為模式,電玩則包括線上及離線遊戲。其症狀包括對於玩電玩的頻率、強度、持續時間,以及開始與結束等控制能力減弱。再者,日漸將生活的優先順序讓渡給電玩,甚至電玩凌駕其他生活興趣及日常活動。而儘管產生負面結果,例如被炒魷魚或多日不去上班,仍持續甚至投入更多時間打電玩。

世衛指出,「這種行為模式的嚴重性足以導致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的重大損害。該電玩行為可能是持續的、不定期的或週期性的」,相關行為模式必須持續至少一年才能被診斷為罹病,但若症狀嚴重,期限亦可縮短。

報導指出,被納入ICD-11反映出電玩成癮是如何普遍。二〇〇九年一份發表在「心理科學」的研究發現,八至十八歲的美國年輕人中,約八.五%呈現病態電玩使用狀況。電玩成癮也不盡然是年輕人的專利,報告指出,電玩玩家多是平均年齡三十五歲的成年男子。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高淑芬表示,台灣青少年與南韓、日本一樣,網路、電玩成癮情形嚴重,由於類似的遊戲可經由給分方式很快獲得回饋,導致容易被吸引,且一旦開始沉迷就難以停下來,但青少年正值學業、社交發展等學習的重要階段,若是出現網路、電玩上癮,可能會越來越沒有耐心,甚至影響思考能力、正常功能等,因此許多國家都規定不可帶手機上學,可惜台灣還沒有相關的對策規範。

https://www3.nhk.or.jp/nhkworld/en/news/videos/20190718165927037/


從「沉迷」到「上癮」 各國防護網提升至國家層級

台灣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的最新調查數字是3.1%,這是2018年9月中由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所發表的結果。國衛院針對台灣169所各級學校,共8110位年紀從10歲至18歲的學生,先由心理專業人員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訂定的研究準則,進行診斷性會談,也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研究。從調查可發現台灣國小男童成癮盛行率已超過5%。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跨國調查顯示,網路遊戲成癮最嚴重的5個國家與地區都在亞洲:「香港、韓國、台灣、新加坡與中國」。目前台灣在網癮政策上,根據《兒少法》於2015年修訂第43條,明訂兒少持續使用3C產品,不得超過合理時間,實際上卻很難實施執行;教育部也在2015年提出《各級學校學生安全健康上網實施計畫》,落實家庭教育和學校三級預防,且預備培育2200名網癮防治輔導人員;衛福部則在2014年有《上網不上癮心理健康促進政策行動綱領》,落實網癮防治措施。 今周刊 2018/09/26,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809260028/

研究探討「暴力電子遊戲是否會造成兒童接觸真實槍械的危險行為」

Question: "Does exposure to violent video games cause children to engage in dangerous behavior around real firearms?" JAMA Network Open 2019;2(5):e194319 (Justin H. Chang & Brad J. Bushman)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34799

結果:這項隨機臨床實驗讓220名8至12歲的兒童體驗帶有以下3種元素之一的電子遊戲。與玩非暴力遊戲的兒童相比,玩涉及槍支及刀劍暴力遊戲的兒童更有可能接觸並長時間持有屬於禁用品的真手槍,甚至對著包括他們自己或父母在內的人扣動扳機。據報導,長期受到暴力媒體的影響也是造成槍械危險行為的危險因素之一。

臨床意義:暴力電子遊戲會增加兒童捲入真實槍械危險行為的機率。

這個研究比起之前的回溯性研究,只探討發現暴力和電玩的相關性,這個「前瞻性、隨機分配介入的控制研究」,有更高的可信度!


社群媒體是21世紀的藥物 就像酗酒或吸毒 這種新疾病讓年輕一代變得急躁

賽門西奈克:千禧世代=分心世代,同理心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8948
年輕人玻璃心? 抗壓性低? 跟朋友相聚卻只玩手機? 好高騖遠卻不願意踏實努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GiDrt5U2c&feature=youtu.be

如果上一個世代因為完成「更多」與「更大」的目標得到多巴胺(滿足),那Y世代是從符合「更快」或「現在」的東西那裡得到多巴胺。香菸出局,社群媒體上場,這是21世紀的藥物。 就像酗酒或吸毒,這種新疾病讓年輕一代變得急躁,這情況還算好,更糟的狀況是他們覺得比前個世代更加寂寞和孤立。就像酒精取代信任關係成為青少年應對挑戰的機制,結果讓他們在成年後酗酒一樣,我們從社群媒體得到正面肯定,虛擬關係取代真實的信任關係,變成我們應對挑戰的機制。 副作用是這個世代的人比前個世代的人更努力找尋快樂和成就感。雖然他們也想把事情做好,但他們的急躁意味著很少人會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一件事上,直到看到成效出現,產生成就感。

他們很樂意在短時間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工作,但付出承諾與膽量卻很難。精力原本投入在少數的事情,現在似乎已經分散到許多事情上。 Y世代回應許多社會議題的方式印證這種趨勢。他們用簡訊捐款給海嘯救援組織。社會瀰漫強烈的興奮感,要做好事、幫助別人,以及支持別人。

然而,在多巴胺大量分泌下,注意力轉移到下一個目標。在沒有投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下,這個安於抽象狀態的世代卻把真正的承諾與象徵姿態搞混。 

問題是,在未來20到30年,目前最年輕的世代將接手管理政府和企業,這些人成長時把臉書、藥癮與網路團體當成主要的因應挑戰機制,而不是依靠真正的支持團體,依靠友誼和愛的生物連結。我預計我們會看到憂鬱症、藥物濫用、自殺,以及其他反社會行為逐漸增加。1960年只有1件重大校園槍擊案,到了1980年代有27件,1990年代則有58件,2000到2012年間有102件。這個數字很嚇人,50多年來成長超過100倍。在2000年後發生的所有槍擊事件中,超過70%的兇手出生在1980年後,很多人只有14、15歲而已,真讓人不安。雖然有些人被診斷出有精神障礙,但他們全都感覺孤獨,覺得自己是異類,跟學校、社區或家庭也都非常疏離。


好消息是,希望還是在自己手上。
http://may052016.pixnet.net/blog/post/294970261-



Simon Sinek on Millennials in the Workplace
https://youtu.be/KsGiDrt5U2c
https://youtu.be/hER0Qp6QJNU

多用3C讓小小孩語言發展變慢 (Toddlers’ screen time linked to slower speech development, study finds )
http://www.pbs.org/newshour/rundown/toddlers-screen-time-linked-slower-speech-development-study-finds/

爺爺關閉總電源 18歲電玩孫子對房門連砍31刀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70425/911223.htm

手機被媽沒收 小五生竟跳樓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81805


3 comments:

  1. Putting Down Your Phone May Help You Live Longer
    April 24, 2019
    https://www.nytimes.com/2019/04/24/well/mind/putting-down-your-phone-may-help-you-live-longer.html

    Catherine Price (@catherine_price) is the author of “How to Break Up With Your Phone” and creator of Screen/Life Balance.

    If you’re like many people, you may have decided that you want to spend less time staring at your phone.

    It’s a good idea: an increasing body of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time we spend on our smartphones is interfering with our sleep, self-esteem, relationships, memory, attention spans, creativity, productivity and 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making skills.

    But there is another reason for us to rethink our relationships with our devices. By chronically raising levels of cortisol, the body’s main stress hormone, our phones may be threatening our health and shortening our lives.

    Until now, most discussions of phones’ biochemical effects have focused on dopamine, a brain chemical that helps us form habits — and addictions. Like slot machines, smartphones and apps are explicitly designed to trigger dopamine’s release, with the goal of making our devices difficult to put down.

    This manipulation of our dopamine systems is why many experts believe that we are developing behavioral addictions to our phones. But our phones’ effects on cortisol are potentially even more alarming.

    Cortisol is our primary fight-or-flight hormone. Its release triggers physiological changes, such as spikes in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blood sugar, that help us react to and survive acute physical threats.

    These effects can be lifesaving if you are actually in physical danger — like, say, you’re being charged by a bull. But our bodies also release cortisol in response to emotional stressors where an increased heart rate isn’t going to do much good, such as checking your phone to find an angry email from your boss.


    “Your cortisol levels are elevated when your phone is in sight or nearby, or when you hear it or even think you hear it,” says David Greenfield, professor of clinical psychiat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School of Medicine and founder of the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Technology Addiction. “It’s a stress response, and it feels unpleasant, and the body’s natural response is to want to check the phone to make the stress go away.”

    But while doing so might soothe you for a second, it probably will make things worse in the long run. Any time you check your phone, you’re likely to find something else stressful waiting for you, leading to another spike in cortisol and another craving to check your phone to make your anxiety go away. This cycle, when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leads to chronically elevated cortisol levels.

    And chronically elevated cortisol levels have been tie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serious health problems, including depression, obesity, metabolic syndrome, Type 2 diabetes, fertility issues, high blood pressure, heart attack, dementia and stroke.

    “Every chronic disease we know of is exacerbated by stress,” says Dr. Robert Lustig, emeritus professor in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and author of “The Hack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And our phones are absolutely contributing to this.”

    Smartphone Stress

    Elevated cortisol levels impair the prefrontal cortex, an area of the brain critical for decision-making and rational thought. “The prefrontal cortex is the brain’s Jiminy Cricket,” says Dr. Lustig. “It keeps us from doing stupid things.”

    “Everything that we do, everything we experience, can influence our physiology and change circuits in our brain in ways that make us more or less reactive to stress,” says Bruce McEwen, head of the Harold and Margaret Milliken Hatch Laboratory of Neuroendocrinology at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Breaking the Cycle

    ReplyDelete
  2. APP世代在想什麼:破解網路遊戲成癮、預防數位身心症狀
    作者: 張立人
    出版社:心靈工坊

    結合情境極短篇、學術研究與治療對策的網路成癮專業指南

      2018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網路遊戲成癮列為正式精神疾病,稱為「遊戲障礙症」(gaming disorder),促使人們開始更加正視網路遊戲對生活的影響,但其實不單是網路遊戲,當臉書、IG、LINE、Youtube等各種APP充斥著我們每一天的社交、學習與工作,各種身心失序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究竟什麼程度算是網路成癮?又該如何預防與治療?

      本書作者張立人醫師,是國內研究網路成癮的第一把交椅。透過十二則心理情境故事,張醫師彷彿帶領大家上了一門網路心理學,含括3C產品對幼兒大腦的影響、臉書憂鬱、網路遊戲成癮,以及網路霸凌、網路性成癮、拒學繭居、自殺等重度問題,說明其心理成因、重要研究,輔以作者過來人真實經驗,提供父母師長與輔導專業人員具體可循的教養方針和治療對策。

      此外,張醫師專精整合醫學,提出獨創的「三力自癒法」,結合營養學、功能醫學與正念力(Mindfulness),幫助人手一機的現代人回歸健康生活型態、有效預防數位身心症狀。

    作者簡介 張立人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暨中國文學系輔系畢業,歷任臺大醫院主治醫師暨主任、臺大醫學系講師,長期鑽研網路數位科技對身心健康的衝擊,善用多元治療模式改善網路遊戲成癮,為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首屆理事,所著《上網不上癮:給網路族的心靈處方》,榮獲衛生福利部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是台灣網路成癮防治的暢銷書籍。

      張醫師專精整合醫學,獨步全球地提出「正念力 × 好眠力 × 好食力」的「三力自癒法」,結合功能醫學檢測、營養醫學策略與深度心理諮詢,改善網路數位時代常見的身心困擾,包括:腦疲勞、自律神經失調、睡眠障礙、肥胖、代謝症候群、過敏與皮膚症狀等。

      作品包括:《APP 世代在想什麼?破解網路遊戲成癮、預防數位身心症狀》、《終結腦疲勞!台大醫師的高效三力自癒法》、《大腦營養學全書》、《在工作中自我療癒》、《生活,依然美好》、《上網不上癮》、《25 個心靈處方》、《如何用詩塗抹傷口?》(詩集)。有個人部落格及臉書粉絲專頁「張立人的祕密書齋」。

    目錄
    [推薦序一]E世代競爭力:手機健康用自控力/柯慧貞
    [推薦序二]網路世界的最新導覽與素養指南/林煜軒
    [前言]網路時代的美麗與哀愁

    第1篇 數位時代的大腦危機
    【第一章】3C與兒童心理發展:數位時代的家庭教育
    網路心理極短篇:i 童年
    張醫師的診療室
    注意力不足、過動與行為問題/病態性遊戲使用/史丹佛棉花糖試驗/
    現代親子教養四大危機/親子教養「3R」策略/科技公司執行長的教養秘訣
    【第二章】3C與大腦認知功能:數位時代的學校教育
    網路心理極短篇:中國字
    張醫師的診療室
    數位痴呆症/i亞斯伯格症/數位分心的危害/多工處理的危害/思考力竟然退步/
    數位學習的限制/瀏覽,不再精讀/大腦結構改變與症狀/學習動機低落/
    「笨」方法,造就「聰明」大腦/還給學生優質的學習環境

    第2篇 網路症狀面面觀
    【第三章】臉書憂鬱:減少網路社群依賴,重新對話
    網路心理極短篇:自拍
    張醫師的診療室
    臉書、自拍與身體形象/臉書嫉妒/臉書憂鬱/臉書完美主義與自殺/
    害怕錯過的恐懼(FOMO)/臉書成癮及問題性社群媒體使用/過度連結/臉書實驗
    【第四章】網路人格:從過度自戀、網路霸凌,到真實暴力
    網路心理極短篇:我的「哀鳳」
    張醫師的診療室
    自戀者的網路行為/臉書的自戀魔鏡/自戀者、暗黑四人格與網路霸凌/
    黑特版與去個人化效應/網路霸凌也是人性照妖鏡/愜意的麻痺/
    暴力電玩、媒體暴力與真實暴力
    【第五章】網路霸凌:如何幫助網路霸凌受害者
    網路心理極短篇:閨蜜
    張醫師的診療室
    網路霸凌受害的盛行率/遭受網路霸凌的身心症狀/網路霸凌與自殺/
    網路霸凌比傳統霸凌更嚴重/因應網路霸凌的4S策略/轉導受害者的方法/
    法律責任/建立反網路霸凌文化的家庭、學校與社會
    【第六章】網路的性:面對性成癮、性騷擾與性霸凌
    網路心理極短篇:台北101
    張醫師的診療室
    真實的性:五十道陰影/網路性魔法:3A 引擎/四種網路性成癮者/
    兒童青少年的網路性成癮/網路性成癮的治療/偷窺、偷拍與散佈/
    網路性騷擾/網路性霸凌/協助網路性騷擾及性霸凌受害者

    第3篇 健康上網不上癮
    【第七章】遊戲成癮:熟練應用六步驟正向溝通法
    網路心理極短篇:咕咕鐘
    張醫師的診療室
    網路遊戲成癮/解析負向親子互動/六步驟正向溝通法/認識動機式晤談
    【第八章】手機成癮:善用「動機式晤談」,強化改變動機
    網路心理極短篇:我不幹了
    張醫師的診療室
    智慧型手機成癮的特徵/哪些人容易智慧型手機成癮/戒除手機成癮非易事/
    「巴甫洛克」電擊手環的啟示/動機式晤談六階段四原則/療效的終極原因

    第4篇 邁向整合的治療策略
    【第九章】家庭治療:改善網癮、自殺與繭居
    網路心理極短篇:開學
    張醫師的診療室
    網路成癮與自殺行為/網癮的家庭治療/拒學族的心理癥結/繭居族的現象成因/
    協助繭居族的心理準備與具體做法
    【第十章】整合醫學策略:從身體、睡眠、飲食切入
    網路心理極短篇:抽血
    張醫師的診療室
    要學會「肯定式責備」/整合醫學的實踐:從過敏、皮膚、視力、睡眠、飲食切入治療
    【第十一章】多元治療:從生活型態到生命教育
    網路心理極短篇:乾杯咖啡
    張醫師的診療室
    我的高中時代:社團生活/大學生活(上):經歷網癮/
    大學生活(下):走出網癮/我的工作歲月:終結網癮/
    生活型態可以帶來網癮,也可以帶走它
    【第十二章】三力自癒法:正念力 × 好眠力 × 好食力,預防數位時代病
    網路心理極短篇:正念食堂
    張醫師的診療室
    無手機恐懼症/數位科技如何綁架你/數位科技的分心危機/
    數位時代的腦疲勞/三力自癒法:正念力、好眠力、好食力

    [前言]網路時代的你與我
    [附錄1] 中文版網路遊戲成癮量表
    [附錄2] 兒童青少年3C產品使用建議
    [附錄3] 網路成癮與霸凌求助資源
    [附錄4] 參考書目

    推薦序一

    E世代競爭力:手機健康用自控力

    柯慧貞/亞洲大學副校長兼心理系講座教授、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前理事長、台灣心理學會前理事長、臺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創會理事長

      我在 2014 年和一群有使命感的好友共同創立了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張立人醫師是學會第一屆理事,我們一群臨床心理、精神醫學、資訊教育等相關的專家學者看見e世代網絡沉迷的新興心理問題及其危害,也感受到許多家長與兒少青少年的苦惱與需求,我們一起倡導「上網不上癮」。

      立人醫師於 2013 年就寫了《上網不上癮:給網路族的心靈處方》(心靈工坊出版)一書,這本書以非常流利易懂的文筆,結合實例,介紹什麼是網路成癮、其危害成因及治療建議。這本書已是很多學生、老師及家長認識網癮的入門書籍。

      這幾年,隨著手機和 APP 使用的普遍化和低齡化、遊戲廣告的氾濫,3C 成癮問題更成為很多兒少青少年的重要行為議題;如何預防也成為學校與家庭的挑戰。根據亞大團隊 107 年 12 月針對 515 份國中生與 1012 份高中生家長的管教困擾與需求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困擾國中生家長的 3C 管教問題乃擔心孩子上網受騙、被霸凌(41.7%)、視力和身體變差(39.2%)、玩 3C 功課退步(32.8%)、擔心孩子看色情、暴力影片遊戲(32.2%)、孩子沉迷3C難以管教(24.3%)等;而困擾高中生家長的 3C 管教問題,也是擔心孩子上網受騙、被霸凌(40.7%)、視力和身體變差(37.2%)、玩3C功課退步(21.2%)、擔心孩子看色情、暴力影片遊戲(18%)、孩子沉迷 3C難以管教(16.9%)等。由此可見,約有二至四成青少年的家長正為孩子 3C 不當使用及其危害所困擾,但不知如何管教。針對此,很高興立人醫師的新書《APP世代在想什麼》,可為家長們分憂解惑了。

      立人醫師再度彙集臨床案例和最新文獻,以流利生動文筆撰寫新書《App世代在想什麼》,全書分為四大篇,前兩篇聚焦於兒童、青少年的家庭和學校教育及常見網路不當使用議題的解析;第三篇則介紹能提高沉迷當事者健康上網動機的溝通和晤談技巧,最後則介紹具體的戒癮方法,包括戒癮宿營、透過親友幫助多與真實世界接觸等,以及極具特色的三力自癒法(正念力 × 好眠力 × 好食力),乃從行為、身體、睡眠、飲食等多方面切入的整合性醫學策略。這本書兼具具體實例和新知引介,讀者若能充分加以應用,預期可有效協助解惑很多 3C 成癮相關的個人和家庭困擾;很樂見此書的出版,相信有益於促進社會大眾 e 世代重要競爭力──手機健康用的自控力。

    ReplyDelete
  3. 寧可諮詢星座專家,不跟家人聊天?自殺率暴增背後:全球「不傾聽現象」

    撰文者:凱特‧墨菲 非讀BOOK 2020.11.13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blog/3004521

    從2008年至今,學齡兒童和青少年因有自殺念頭或試圖自殺而入院治療者,已經增加一倍有餘。憂鬱症的成因分為體質因素約佔40%;其他60%環境因素包括人格特質和生活壓力事件的交互作用;生活型態和社會資源。

    現今青少年為何比較不容易約會、跟朋友出去、考上駕照,甚至沒有父母陪同獨自出門?

    研究指出「疏離感」在男、女或不同種族之間的差異不大。然而,Z世代(第一個看著螢幕長大的世代)最容易感到寂寞,而且健康狀況比其他世代都要差。他們獨處的時間愈來愈長,因此心情和外表都很「blue」(3C螢幕反射的藍光,亦指憂鬱)。研究指出,面對螢幕的時間愈長,人就愈不快樂。沉迷於社群媒體的八年級生,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27%。針對有打電玩習慣的青少年所做的研究綜合分析發現,他們更容易有焦慮和憂鬱的問題。


    ReplyDelete